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说不尽的家务事(中)
第20版:金色池塘 2020-08-07

说不尽的家务事(中)

摄影/徐琏

编者按:

家务事里有包容和体谅,家务事里有传承和爱心,家务事里有智慧和谋略,家务事里有趣味和学问,家务事里有静和动的结合……只有这样,一个家庭才能奏出一曲动听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来。

当然,家务事的概念很广,家庭成员的各种矛盾也被列入家务事范畴,这就不是我们要讨论的了。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

大有大的难处

郑自华

刘兄来电,说自己搬家了。我知道刘兄原来住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三室两卫,非常舒服。我在电话中恭贺他乔迁之喜,并问,是不是面积换成200平方米了?刘兄说非也,是6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我一愣,只听说房子越搬越大的,很少听说大房换小房的,难道刘兄发生了财务危机?于是,我趁上门拜访之际,顺便考察了一番。原来刘兄换房是非常聪明之举。

刘兄育有一儿一女,原来和孩子一起居住,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点不显大。现在子女都已成家,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那100多平方米就显得空荡荡的。刘兄说,大房子说起来好听,其实,大有大的难处,家里各种灯具几十盏,门近10扇,几十块玻璃窗,100平方米的地板,还有各种柜子,按照刘嫂的要求,每天都要打扫。更要命的是,刘嫂参照宾馆管理,家里有各种颜色抹布数十条,什么颜色抹布派什么用场,不能混用。刘兄有点嫌烦,记忆力也不太好,夫妻俩经常为用错抹布吵架。子女劝他们用钟点工,节俭的刘嫂找了种种借口不予理睬。

房子是用来住人的,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人为房子服务,刘兄夫妇每天将宝贵的时间花在洗洗刷刷上,天天搞得筋疲力尽、腰酸背痛,实在有点得不偿失。痛定思痛,刘兄当机立断换成小房子。刘兄给我算了一笔账,房子一大,和房子相关的成本都高,如物业管理费、空调的制冷取暖费。现在换成小房子,不仅省钱,时间成本、人力成本都大大地节约了。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刘兄觉得小房子适合老人居住,而且更有家的味道。

“现在明白也不迟!”

周伟民

小张在一家公司任部门经理。他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由保姆带大,对家务事是一窍不通的。妻子小王,是儿科医生。家教传统,自小独立生活能力较强,聪明能干,做事情雷厉风行,还烧得一手好菜。

在小家庭里,小王家务全包,小张则是甩手掌柜。婚后多年,倒也相安无事,只是小张腰身渐粗,一副中年发福的样子,而小王,则日渐憔悴。

在一个周五,小张接到小王的电话,说是腰扭了,让他到单位接一下。小张看到老婆是由两个同事搀扶出来的,回到家自然是忙前忙后地照顾。这天,开洗衣机是小张婚后的“处女秀”,还第一次上手做了一个西红柿炒鸡蛋,切了一盘山林大红肠,下了一锅烂糊面,尽管女儿皱着眉头喊难吃,小王还是笑着鼓励:“不错,不错!”

后面两天,小王都是躺在床上指挥的:周六,让小张去菜场买半只草母鸡,一只咸猪脚,几只竹笋,半斤百叶结,教小张烧了一锅“腌笃鲜”。女儿大呼好吃!周日,小王又让小张买一斤白奶牛肉、洋葱、番茄、土豆,一瓶番茄沙司,烧了一锅罗宋汤。女儿又大呼好吃!小张信心百倍,从此,家里的晚饭都由小张接管了,还经常研究菜谱呢!

一次聚会,小张把我拉到一边悄悄说:“周叔叔,原来我还以为老婆是装病暗示我分担点家务,没想到查出来真的是腰椎间盘突出!我很心疼,也很后悔,很自责,家是大家的,没理由让她婚后多年一个人那么辛苦!周叔叔,我以后一定会承担起一个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照顾好她们母女的!”我很欣慰,拍拍他的肩膀说:“你现在明白也不迟!”

不能这样“揩”下去

吕庆

小年轻热情一来初涉家务,难免笨手笨脚,顾此失彼。扫地,地上星星落落散着果皮碎屑;炒菜,灶台上狼藉一片;擦窗,把玻璃抹成大花脸。你看着心里发痒,他却蛮有成就感。你发号施令要他收拾残局,他装没听见;碰上有逆反心理的再变本加厉瞎来两下子,让你越加猴急。你帮着弄吧,或许相安无事,若不顾人家的颜面边做边嘀咕,结果往往身旁多了一个甩手掌柜,苦的还是自己。那天,在徒弟小王家就碰见这一幕,我感叹不已,心里不是滋味,劝她道:“你呀你,不能这样帮他揩屁股!”

“揩屁股”是上海人的口头禅,毫无不雅之嫌,意思是帮别人收拾干活撂下的烂摊子,如我这般年纪的老头老太没干过这活的,怕也找不出几个来,有的还乐此不疲,活到老“揩”到老,“揩”完儿子“揩”孙子。

鄙人从自己的孩子起,帮不少拆烂污者揩过“屁股”,也一度笃信“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甚至认为有的揩也是种“福气”。只是,我慢慢悟出个道理:揩,要揩得人家心悦诚服,揩出人家的责任心才好。

年轻人成长期会遇到迷茫,干活难免做不到善始善终,为让他们学会担当和怎么做人做事,偶尔帮他们“揩”一次,是长者的责任。但我们终会老去,他们总要融入社会,当然不能容忍他们总是撂下烂摊子。因此,引导他们建立好的生活态度和劳动习惯才是“揩”的目的。当然,对孩子而言,把老人的“揩”理解成爱的表示,并包容老人可能的唠叨,你离长大成人就不远了。

一静不如一动

范正青

在为老年人“减负”的同时,还应提倡适当做些家务劳动,这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我和老伴与儿子媳妇住在一起,儿子他们尽量让我们少操心家务事,但我们心里空落落,反而觉得静得不自在。前不久,儿子另外买了附近的房子分开住,他们早出晚归,没时间照顾我们。面对一大堆家务事,我们必须自己动手,买汏烧等,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岂知他们仍然经常把吃的用的送来,要我们少做家务事,静养身体。

然而,减少做家务事,久坐的弊端却接踵而来,我的血压上蹿下跳,飘忽不定,还引发了脑梗,住院治疗留下后遗症,走路步履蹒跚;老伴因长期缺少家务劳动,造成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以致多次跌成骨折。事实上,老年人要正确对待家务劳动,走出片面追求安逸的误区。我们遵从康复医生的指导,每天坚持把家务劳动和健身锻炼结合起来,比如;老伴把刷子绑在动过手术的臂膀上擦拭玻璃窗,用拖把扎在脚底上来回揩净地板上的污垢。说来奇怪,慢慢地,她的手臂能够举高伸直了,腰也不歪了,在小区里晨练竟扔掉了拐杖;我借助轮椅车的扶持,走路变稳了,血压正常了,两年多来脑梗没有复发过。

静动相宜情趣生。我和老伴还主动承担接送孙子往返幼儿园的任务,每天早上送好孩子就顺便上菜场买菜,下午接孩子回家,老幼一路喜笑颜开,这既是家务劳动的一项内容,又是增进亲情的好方式。我感到,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有利于增强活力,有利于益智健脑,从而养成豁达、开朗的心态,乐自然就在其中了。

揩揩拭拭皆学问

伦丰和

尽管家中的钟点工可包揽一切家务,然而,书房内揩拭家具的活计,绝不让她们做,我一定亲力亲为,因为这里的揩拭之中有学问。

我的书房里有一套古旧红木家具:冰梅纹的搁台、二节博古书橱、三镶阴木面的琴桌、云石面的竹筒台和灵芝花板的圆凳,还有椭圆形红木竹节多宝格等。如果不悉心保养的话,那么一定会蓬头垢面,书卷气荡然无存。

书房里的家具与新红木家具不同,由于不少是清末民初的,其都是卯榫结构,而后用黄鱼胶粘合,然经历了近百年的使用,自然会松动,在揩拭移动时不能使劲拖拉。

揩拭时要看红木肌理,先用微湿的棉毛巾拭去浮尘,让其自然晾干,再用柔软的绸布擦拭一下,然后均匀地涂上大核桃仁压榨油,待其自然浸润红木中,就按着软布在其上使劲地揩擦,直至锃亮锃亮为止。

揩拭时也是木雕艺术欣赏的好时机。工匠们在红木家具中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除了使用娴熟的卯榫结构外,花板的雕刻更是神通各显的用武之地。我有一张琴桌,花板120cm×14cm,镂空雕了三层绞藤,两头侧角是龙头。春节,那琴桌上放置一个梅瓶,再斜插一杆粗壮的、绽放着黄澄澄花蕾,散发沁人心脾的幽香的蜡梅时,让人不免进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境界。然揩拭时却非易事,须用布包裹着筷子,一点一点把镂空处的灰尘清除,往往用上个把小时,钟点工风风火火举止,

说不定哪天,书房家具要伤筋动骨了。由于我的精心揩拭,古色古香的书房家具熠熠生辉,与墙上的书画组合在一起,成了私人定制的中国传统书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