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一切为了读者 阅读就在你我家门口 酷暑挡不住 阿拉去书展
第7版:文体汇 2020-08-15

酷暑挡不住 阿拉去书展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记者 郭新洋摄

炎炎酷暑阻挡不了读者的热情,上海书展迎来首个休息日,一人逛书展颇有雅趣,全家总动员更显亲情。一排排书架前,既有天真无邪的小童,也有年近花甲的资深书迷,无论爱好多小众,总能找到心头所好。也正因有如此庞大的受众群体,架上的一本本书籍才有了各自的归宿。

在这场两天内端出的华丽阅读盛宴上,无数人从四方赶来,共赴这场书香之约。这是书展的魅力,也是阅读的力量。正如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所说:“一个书展最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仅在于尽可能多地汇聚全国好书和高质量活动,而且要让尽可能多的读者共享。不管怎样变化,上海书展关注阅读本身,从阅读中汲取力量的初心不变。”

买书 买的是爱与牵挂

“我来给儿子买书,他患有自闭症,平时不说话也没朋友,唯一的乐趣就是弹琴听歌。”在上海音乐出版社的展位,一位步履蹒跚的读者,向编辑石含诉说着。书展开了3天,他就逛了3天,“每年都盼着这7天呢,不能浪费啊!”说完,拎着一大包书,他又继续向下一个展位走去。可以想象,当他回到家,拿着一天的“战果”送给儿子时,儿子脸上一定会露出喜悦的表情。在这扇紧闭着的心门面前,音乐和声音透了进去,温暖他,陪伴他。

推着婴儿车的曹阿姨走到喜马拉雅的展位,指着有声蘑菇屋旁的米小圈说:“囡囡侬看,这就是你平时屋里厢听的《米小圈上学记》!”了解到喜马拉雅在今年书展上推出了听书卡,她当即买了一张,“呐,已经是晚上7点半了,我女儿女婿还没下班,买了卡回去给囡囡听听经典名著,好帮她爸爸妈妈分担一点。”

逛展 一家人回到童年

当电影版《三毛流浪记》片头曲那经典又熟悉的旋律响起,少儿馆的大小读者们抬起了头。在《三毛流浪记》(电影绘本版)新书分享会上,“三毛之父”张乐平的儿子张慰军来到现场,与大家一起品味经典、回味童年,开启了一场光影与文字的穿梭之旅。张乐平离开读者有28年了,张慰军也已满头白发。在书的扉页,张慰军鼓励当今的小朋友向三毛学习,写下“三毛与你在一起!”,落款是“三毛的弟弟张慰军”。

对从虹桥赶来书展主会场的龚先生一家来说,书展已经成了每年必赴的一场约会。十几年里,他从毛头小子成长为两个孩子的爸爸,逛书展的习惯一直保留下来。他牵着孩子的手说:“现在电子读物太多了,我们想读的书一般图书馆也都有,但是一年一度的书展赋予了生活一种仪式感。小时候,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牵着我的手一起去淘书的。”

互动 牵起两代人理解

云直播是今年上海书展的重要板块,不少出版社和图书公司将直播间搬到了书展现场。站在展位旁,隔着玻璃就可以看到一位位主播卖力地介绍着新上架的图书,还有不少作家坐镇,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正在读大学的艾米拉着妈妈一起逛书展,无意间打开了妈妈的心结,艾米课余时间是一名主播,“妈妈老觉得我做这个是不务正业,来了书展才让她意识到,直播其实是大势所趋。”

用VR和AR“武装”过的静安理想书房、搬来“未来自习室”的“樊登读书”、摆满最新阅读设备的柜台……角角落落都能明显看到,新技术正快速改变、重塑着图书出版业的各个环节,也在刷新着读者对当代阅读的认知。在书展,家人之间收获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收获了理解。上海书展,也在等待你留下自己的家庭足迹。

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