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志
“由高俊。”
“倒……到!”随着这声由拉长的第三声“倒”开始到干脆利落的第四声“到”结束,班上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鼓掌声。掌声是同学们送给我这个中文班上唯一的一个非华裔男孩Ghagen Yogalingam的,不仅因为他能用中文喊“到”,更因为他第一次用了中文名字。
在我任教的几个中文班上,绝大多数学生是华裔背景,但也会有个把非华裔学生。他们的名字五花八门,除了大卫、亨利、海伦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其他大都是多音节发音,叫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总鼓励他们起个中文名字。
Ghagen是个只有11岁的斯里兰卡男孩,两年前曾跟父母到过上海旅游,因此对中文和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去年已经在别的中文学校学习了一年,今年才转到我的班上。刚来我班上的时候,告诉我他以前的中文老师曾经给他起了一个中文名字,但老师没教他怎么写,所以现在忘记了。我问他还能不能想起来,他说给他几天时间回忆一下。一个星期后他不好意思地说他实在想不起来,问我能不能重新给他起一个。我一听,正中下怀。
给非华裔学生起中文名字,我一般采取谐音和字义相结合,并尽量采用笔画简单且优雅动听的字。Yogalingam是姓,有四个音节,我取第一个音节发“you”的音,发这个音的姓有由、尤、游和莜,其中“游”和“莜”笔画较多,所以我让他从“由”和“尤”中任选一个。他选了“由”。我说你还挺会选,这“由”姓的祖先可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晋国的宰相“由余”,那可是相当于国家总理的官阶。“真的吗?”他那表情既惊讶又得意。
Ghagen是名字,只有两个音节,我选了“高俊”。当我告诉他“高俊”不仅发音和他的名字几乎一样,且有着“高大英俊”的意思时,这个平时非常活泼外向的男孩居然害羞地说:“可是我的个子太矮了,一点也不高大呀。”他的回答逗得我和全班学生哈哈大笑起来。我说,你虽然现在不够高大,但你才11岁,过几年还会长得更高的。而且,在我们中国文化里,起名字往往是缺什么就起什么名字,你觉得个子有点矮,就更应该起个高大的名字,希望以后能变得高大起来。他一听,就欢天喜地地接受了。
起名字看似简单,有时也要绞尽脑汁,但如果起得满意,不仅谐音贴切,寓意好且易于上口,还会感到其乐无穷。比如,我今年另一个班上有一个名叫Jade姓Mair的非洲裔女生。Mair发音跟“妹”最像,而与“妹”相似发音的姓,莫过于“梅”字,因此我给她取“梅”为姓。梅花傲雪凌霜,本质高洁,恰恰跟她原意宝石的Jade名字互相呼应。于是,“梅洁丹”——一个我自认为既谐音写意,又美丽高雅的女孩名字诞生了。
有一年暑期班里,来了个很有个性的印巴裔女孩,学习非常认真,她跟我说她爸爸是做生意的,将来想跟中国做生意,所以一定要学好中文。她名叫Priruyanthy,姓超过十个英文字母,也是P开头的。很难叫准,可她偏偏不要中文名字,因此每次点名班里总会引起一阵骚动。一个星期后,她看到同班同学,一个姓Thin名叫Kaya的越南裔女孩已经能自如地用我给她起的名字“忻可雅”,脸上流露出很羡慕的表情。有一天终于忍不住,一下课就跑来请求我给她起个中文名。
“你肯定想要一个中文名字吗?”我问。
“肯定。”她连连点头。
“你不是说你不是中国人,没必要起个中文名字吗?”
“我改变主意了。”
“那好吧,让我想想。”
经过反复推敲,仔细斟酌,我给她取了个“彭珮如”的中文名,她不仅高高兴兴地接受了,而且还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在练习本上写了二十遍。二十遍是我对所有初次写自己名字的五年级学生的要求。
还有欧洲裔男生Luke Chin;Mike Prillo和非洲裔女生Yasmine Rowe,我分别给他们取了秦卢可、裴迈克和楼雅敏这三个名字。秦卢可和楼雅敏都告诉我他们特别喜欢他们的中文名字,尤其楼雅敏,她说她已经让她的家人以后都必须叫她“雅敏”。听了她的话,我更加乐此不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