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抒情方式》
该书从“赠你一副听戏的耳朵”着手,概述京剧入门之道及其发生发展历程,着重解答“王元化之问”——为什么京剧在表演艺术和道德观念两方面都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特征?进而,作者将旧体诗、国画和方块字的创作或结构思维同京剧美学进行比较,并通过对中西文论源头的比较,阐述中正平和、富于程式和虚拟特征的中国抒情方式。
本书由记者出身的京剧学者、剧作家翁思再据其在华东师大授课的教材改写,以当年易中天对他演讲的评论作为序言。易中天对作者在百家讲坛演讲的《梅兰芳》在赞扬之余尤感“不过瘾”,希望他能够对艺术本体和“湖广音”之类的常识再作介绍。此书回应了上述期望,并在历史和常识的阐述中深入浅出,采信新说,并提供了作者经过田野调查之后产生的新论,诸如“徽班进京新说”“战争加快了京剧的传播”“京胡与京剧”等。本书可兼作京剧探源、研究和艺术欣赏之书。 (时润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