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4日 星期二
医院开放日,这些检查“我懂了” 她用生命唱响育人之歌 上海今年新增55座城市公园 70岁上海奶奶不爱广场舞爱撸铁
第4版:上海新闻 2020-09-05
CT、冠脉CT、PET-CT、MRI、B超、心超……

医院开放日,这些检查“我懂了”

“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PETCT机器,也终于弄明白CT、PETCT这些检查到底有什么不同了。”昨天,在上海市胸科医院的核医学检查室内,市民代表陈先生说道。

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统一部署下,胸科医院的第二届“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正在进行中。10余名市民代表走进医院,沉浸式体验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实境,了解影像检查的奥妙。

单次PET-CT检查不会对人体有危害

CT、冠脉CT、PET-CT、MRI、B超、心超……这些检查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对老百姓来说,影像检查种类多样,听着熟悉,其实却不了解,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胸科医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升级“开放日”活动感受度,组织了“沉浸式体验影像检查”活动。

核医学检查对许多市民来说有些陌生。活动中,市民们还进入核医学的神秘“领地”,学习了核医学检查流程、图像采集和显像报告流程,一睹PET-CT“真容”。核医学科主任谢文晖告诉大家:“心胸疾病领域,核医学被广泛运用在心肌、冠心、骨骼、呼吸系统以及肿瘤等诊断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核医学中最有名的检查是PET-CT,同时,单次检查产生的辐射,就剂量而言非常微小,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大家千万不要过度惧怕核医学检查。”

谢主任还谈到,虽然PET-CT很“高级”,但也不推荐所有人去做,尤其是普通市民,体检如果正常,没必要做PET-CT。不过,一旦医生建议你做,还是要遵医嘱,因为它可以用在判断肿瘤分期、有无复发、有无转移等方面,十分有效。

低剂量螺旋CT是筛查肺癌最好手段

市民代表又来到放射科。放射科副主任、肺部影像亚专科主任陈群慧说,“低剂量螺旋CT是筛查肺癌的最好手段,但已经发现小结节的患者,就要去做高分辨率CT。冠脉CT对于冠心病高危人群是非常方便、安全的检查,它可以在无创伤的情况,将心脏血管情况清晰地显现,对发现心梗非常有效。磁共振(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非常高,所以对神经系统的诊断很有帮助。”陈主任说,这几年市民对肺部结节的关注度特别高,临床上有许多人拿着“肺部病变”报告焦急咨询,其实,病变并不等同于肿瘤,结节也不一定会发展至癌,不用谈结节色变。

陈主任还演示了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辅助系统(AI)在心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人工智能读片,可以说是医生的好帮手,尤其是医生读片量大,可能会产生疲劳,但有了人工智能的帮助,可以不知疲倦地持续筛查,让医生不错过任何可疑之处。”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