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劳动纠纷案件800余件,调解率达92.8%,化解成功率达98%,仲裁终结率为97.8%……今年1至8月,安吉劳动纠纷化解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在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大背景下,安吉化解劳动纠纷已形成自有的独特模式,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窗受理效率高
在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内,无论是法定范围内的劳动人事争议,还是非劳动关系所产生的劳务报酬纠纷,老百姓只要遇上劳动纠纷,直接找“人社窗口”就可即接即办,再也不用仔细分辨,监察、仲裁等部门“多头跑”了。
“如今,我们是‘一窗受理、分类流转、多元参与、协同处置’的闭环工作机制。”安吉县人社局副局长董秀忠说,2019年4月,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一成立,仲裁、监察就整体搬迁进驻,监察、调解、仲裁、信访等多方力量被整合,实现了一窗受理、内部分流。“也就是说,在窗口,案件被受理后,能直接解决的就直接解决;若解决不了的,则立即将事项转至监察、仲裁等相关科室,要求人员现场调解协商;若现场协商解决不了,则将该事项录入平台系统,明确答复时间,分类进行处置。”
相关数据显示,自入驻后,窗口受理咨询投诉1200余件,实现70%服务效能提升,个案处理时间最快可缩短40个工作日。
层层调处化矛盾
在安吉孝源街道,新改建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已经投入使用。
800平方米的矛调中心分为接待区、调解区、指挥区。司法、信访、综合执法等8个开放式接待窗口一字排开,人力社保窗口就在其中。“针对劳动纠纷,我们还设立了多个专门的调解室,并配备了仲裁派出庭,实现了仲裁庭、审判庭、宣告室‘三庭合一’。”街道社发办主任、仲裁员林君介绍说。
不只是孝源街道,眼下,各乡镇正在加快建设矛调中心,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据安吉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负责人介绍,乡镇矛调中心让劳动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再加上同步配备的仲裁派出庭,乡镇一级就真正实现了劳动纠纷调解、仲裁、监察“三位一体”,形成了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
“从2018年开始,我们在天子湖率先试点,建立了劳动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随后,又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铺开。”董秀忠表示,在此基础上,县人社局还在递铺、梅溪、天子湖、孝丰设立了仲裁派出庭。“这样一来,上有入驻县矛调中心的综合窗口及县仲裁院,下有500余个企业劳动争议委员会、村(社区)劳动纠纷协管点,劳动纠纷化解三级调处格局就更加完善了。”
线上指导更规范
9块液晶屏、一个话筒、一副蓝牙耳机……在安吉县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乡镇仲裁派出庭的庭审情况,再透过话筒和蓝牙耳机,还可以实时指导正在乡镇仲裁派出庭的仲裁员。
而这得益于劳动纠纷调处数字化网络系统的上线。自从三级网络体系建立后,老百姓就近就可以调解劳动纠纷,更方便,也更有效率。同时,为了规范庭审流程,安吉还于去年新上马劳动纠纷调处数字化网络系统,实现了疑难案件集体评议、远程庭审参与和管控、实时调处指导三大功能。“乡镇派出庭在庭审过程中需要援助,县仲裁院都可以邀请仲裁专家在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指挥中心‘坐镇’,实时指挥,既筑牢了劳动争议处理的‘第一道防线’,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梅溪镇仲裁派出庭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数字化系统已经在安吉县仲裁院和递铺街道、梅溪镇、天子湖镇、孝丰镇四个仲裁派出庭运行。今后,还将逐步推广到全县15个乡镇(街道)。 欧阳爱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