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农
购得《十钟山房印举》与数页原拓印。这一方方小小的汉印,竟让我的心灵为之震颤。一连好几天,吃好晚饭,便躲在阁楼上细看,想告诉好友们我的喜悦,但又苦于词汇是那么的贫乏。
我近二十年来,已很少为人刻姓名印,尽量以经典名句创作篆刻。为何?那就请看看我们的古人,比如汉人是怎样对待姓名章的吧。印者,信也,在古人心目中岂可随便!汉印中每以某某之印,某某印信示之以信。一印既成,随身佩之,如人格之信物。大量的先秦古玺、两汉官私印以及明清印章即是明证。古人寄信物时,在绳结上用胶泥一封,再用己印盖压其上,复又火烤使之硬实,便不易拆动,对方收到完好如初方为征信。
倘若在军旅,士兵、校官、将军、司马……他们的印章与规格各异,士兵、校官名印的内敛平整,将军印则霸气外逸,司马印气势非凡,王侯印顾盼自雄……即使“醉卧沙场”,即便不幸征战无回,黄沙中还有他们的一印相伴,金石不朽,他们的名字,无论是天地悠悠时空轮转,英魂还在,天山脚下风雪依然荡气回肠。
至于汉印中自然更多的是平凡人的生活故事,时时会为一组汉朝连套印,名字与吉语的安排与巧思而叫好,惊讶他们的思维何等地聪明。
倘若您拥有自珍与自敬,又或雅好文艺,那就去选一方喜欢的佳石,再去恭请一位您喜欢的篆刻者刻上您的名字吧,风格可以雅致的,也可以雄浑,各随己意吧!
人生在世,可能这世界并不珍重您,甚至忽视您,但自己一定先得自珍,您都不珍重自己名字中那个天地恩赐、父母给予,或者自思再三寄寓情怀的名字与尊号,怎能让世界爱您?怎么能让篆刻者去用心为您诚恳镌刻?
《十钟山房印举》之收藏主人,陈介祺先生,为制一鉴藏印,与篆刻家王石经累月书信,方成一石!
我从中看到的,正是古人的敬!敬天、敬人、敬事。于此恍然若悟,让我震颤的正是他们由敬所带来的欢愉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