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红军通过哈尔滨街头
苏联军人同中国百姓亲切交流
与苏军并肩作战的抗联战士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红军和中国抗联战士并肩战斗,解放了中国东北,消灭70万日本关东军。24天后的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的仪式在停泊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上进行。就在当天,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等一众苏联将领抵达哈尔滨,准备与中国有关方面共同庆祝二战全面胜利。9月16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苏联红军在哈尔滨举行胜利阅兵。
阅兵盛况空前
时任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军长兼哈尔滨卫戍区司令阿法纳西·别洛博罗多夫上将回忆:“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告诉我,按照最高统帅斯大林的指示,对日胜利阅兵确定放在哈尔滨,斯大林同志委托他来检阅部队……后因华西列夫斯基被紧急召回莫斯科,所以责成我担任阅兵首长,阅兵总指挥则由炮兵中将康·彼·卡扎科夫担任。”
9月18日,苏联塔斯社特派记者在哈巴罗夫斯克《太平洋之星报》报道了哈尔滨的阅兵:“哈尔滨市民因为即将举行的苏军战胜日本大阅兵而激动不已,这一天醒得特别早,几十万人涌上街道,把中国大街和斜角街等城市主干道与火车站挤得人山人海。人们穿着节日盛装,站在人行道两边,每人手里都拿着中苏两国旗帜。到处都是花海,四处挂着成千上万条用中文、俄文和朝鲜文写成的标语,写着赞颂红军和抗联战士的话语。哈尔滨从未见过如此规模的人群聚集活动,也从未见过如此庆祝盛况。”火车站广场以及周围街道挤满了人群,广场上到处装饰着红旗、标语、标语牌和肖像画。
上午10时30分,苏联红军、中苏政府、哈尔滨社会各界代表登上主席台。11时,哈尔滨卫戍区部队排成整齐的矩形方队在车站广场就位,别洛博罗多夫抵达广场后,听取卫戍区阅兵准备就绪的报告后,在阅兵总指挥卡扎科夫陪同下检阅部队,广场上的“乌拉”声此起彼伏,然后登上主席台,向受阅官兵发表讲话。随着庄严的军号声响起,大阅兵正式开始,第一个通过广场的是近卫哈尔滨步兵第300师官兵,由“苏联英雄”切列潘诺夫少将担任领队,官兵均参加解放哈尔滨的战役;紧随其后的是红旗步兵第59师官兵,他们曾第一批突破日军大兴安岭防线,领队是“苏联英雄”巴特拉科夫少将。步兵方队通过后,通信兵、工兵和迫击炮手方队依次通过。接下来,令德日法西斯闻风丧胆的喀秋莎火箭炮方队呈两列通过检阅台,广场上“乌拉”的欢呼声一刻没有停歇;其后,摩托化步兵方队、高炮方队、反坦克炮方队、榴弹炮方队、重炮方队依次登场亮相,这些“战争之神”向天空高昂身躯,在车辆牵引下轰隆隆地行进,引来现场人群的啧啧称赞。
随着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宣告坦克兵方队上场,只见大名鼎鼎的坦克分队指挥员奥尼希克率领T-34/85坦克方队全速亮相,这些“铁马”曾在难以通行的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里为部队开道,碾碎日军工事,攻占牡丹江,切断日军主力退路。在坦克兵娴熟的操作下,功勋坦克飞驶而过,有辆打着“为了苏维埃”标语的坦克是由诺维茨基大尉指挥,他在最后一次战斗中摧毁了日军一个军列,消灭100多名敌兵,而分别由帕夫洛夫斯基少尉和斯米尔诺夫少尉指挥的坦克曾各自摧毁敌人7门重炮,并击毙了许多敌人。
抗联战士必不可少
中国抗联战士也参加了哈尔滨阅兵,受到了几十万群众的欢呼和致敬。据俄罗斯《军事历史》记载,1942年8月1日,转移到苏联的东北抗联战士被整编为苏联红旗远东方面军独立步兵第88旅,周保中为中校旅长,李兆麟为中校政治委员,率领官兵开展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定期、轮流、分批派遣回国执行任务。苏联对日宣战后,独立第88旅的200多名随军翻译、向导、侦察员和先期潜伏东北境内的地下抗联小分队,从黑龙江流域到大小兴安岭,或在边界引领地面部队、或与苏联空军进行地空导航电讯联络,为解放故土付出巨大牺牲。8月20日夜,苏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获悉独立第88旅上百名侦察员在敌后牺牲,便亲自向副官口授电文:“英雄的独立第88旅中国战士们,感谢你们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军事情报,为远东方面军进攻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在日本关东军戒备森严的要塞、筑垒地域和军事重地,你们所进行的潜伏、渗透、侦察活动,高度体现了中国战士的优秀品格和顽强战斗的牺牲精神。令人敬佩的中国英雄们,我代表苏联人民感谢并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8月25日,苏联远东方面军军事委员希金中将向周保中传达华西列夫斯基的决定:独立第88旅苏军军官暂时留在苏联营地待命,而全部中国同志随苏军进入东北各战略要点,中国指挥员将担任苏军驻东北各城市苏军司令部副司令员职务,并授予相应军衔。
在哈尔滨,年仅15岁的抗联战士王济堂就亲眼目睹了9月16日阅兵的全过程。据他回忆,阅兵前夜,他“兴奋得一宿没睡着觉,就盼着天赶快亮”。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挤到观众最前排,看到参阅部队从火车站一直排到霍尔瓦特大街(今红军街和中山路部分区域),阅兵期间俄语“乌拉”声、汉语“胜利”声、群众欢呼声以及各式装备隆隆开过的轰鸣声,几十年后依然烙在他的脑海里。王济堂清晰记得,抗联主要领导坐在观礼台上,观看了整场阅兵式,而抗联英雄们以大无畏的英勇牺牲精神和高超的军事素养,赢得了苏联红军将士们的尊重和认可。
胜利阅兵结束后,参阅部队排着整齐的队列穿过全城,车站大街、斜角街、中国大街,到处都是鲜花。王济堂说,东北沦陷期间,日军也曾在哈尔滨搞过阅兵式,但很多市民被迫充当观众,但“这次不同,这是胜利的阅兵式,大家的喜悦和欢呼都是发自肺腑的”。市民们不时向沿途经过的阅兵队伍车上、坦克上抛撒花束,尽情挥洒着胜利后的喜悦心情。 常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