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校园的大学生们陆续返校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陶磊
同济大学的无人行李车为新生提供一站式行李运送服务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易蓉
过去的一个周末,沪上高校纷纷开学。久违校园的大学生们开始返校。“太久没有回到学校了,心里焦虑该找谁帮助”“新生报到,家长不能进校园,这么重的行李孩子怎么搬啊”“进出校门是不是很不方便”“食堂里还能吃到自己喜欢的菜吗”……面对学生家长的一个个疑虑,既要防控疫情,又要让学生感到暖心,各高校出招欢迎同学们“回家”。“人性化”三字,成了重中之重。
报到零接触 高科技加持
复旦大学推出了“刷脸报到”系统,新生只需将身份证放置在人脸识别设备上,对着摄像头扫描面部信息即可快速完成身份验证和入校报到。
新生也可使用小程序“云报到”,通过将人脸识别与唇语数读、地理定位相结合,无需前往固定报到地点,可在复旦校园的任意地点实现全自动的报到认证。
新生报到第一天早上8时左右,校园还没有完全苏醒,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王春丽已经完成了刷脸报到的流程。因为父母工作都比较忙,王春丽独自一人乘飞机从山东来到了上海,她说,复旦给自己的第一印象就是“热情”,“报到处的学长学姐们很友善,很关心我们,志愿者们都会主动上前帮忙搬东西,感受到了一个大家庭的温馨。”
行李提不动 无人车帮忙
同济大学在新生报到当天,校园网“迎新”的第一页上,推出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你会发现更多校园的惊喜。‘同济那碗面’来了,满足你对‘吃在同济’的更多想象。”
没有家长帮忙,新生报到后沉重的行李怎么办?在同济的四平路校区和嘉定校区,一台台崭新的无人行李车亮相,“解放”新生们的双手。同学将行李扔上“行李车”,车子便自动行驶起来,自己到达目的地。同济还为新生们准备了机场所用的行李小推车100辆,同学们进宿舍如同“登机”一般。为新生服务的志愿者们都是师兄师姐,他们全程跟踪学弟学妹的到来。为了更好地服务新生们,同济特别请来东方航空公司的礼仪培训专员给志愿者们开展礼仪培训。为新生指路、和新生打招呼,也要有航空公司般的“标准”。
宿舍、食堂、图书馆、浴室、快递接收点、心理咨询中心、医务室……每个点,都有老师、校工、师傅、保安,为同学们热心服务。这里有严格的疫情防控条例,也有人性化的一幕幕暖心画面。
返校分批次 24小时服务
“凌晨5时,我刚踏进宿舍,窗外就响起一声惊雷,暴雨滂沱。可是我心里,无比安心。”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木拜西尔·麦麦提依明独自从新疆返校,从申请出疆学生绿色通道,到入校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他切身体会到一系列人性化、便捷的疫情防控常态化举措,令大学校园恢复生机。
离开校园7个多月,木拜西尔最怀念的是那些和同学面对面、肩并肩学习的时光。终于等来了返校通知,新疆却又进入紧张防控状态。在学校和当地社区的密切沟通和积极帮助下,木拜西尔完成核酸检测、申请绿色通道、返校申请,终于登上喀什飞往上海的航班。由于天气原因飞机晚点了,学校北一门已经关闭,木拜西尔有点“无家可归”的担心。凌晨4时许,天还没亮,东川路800号思源门的门卫室依然亮着灯。木拜西尔上前说明了情况,出示了报备材料、健康码,测温之后就顺利进入了校园,“我当时心里一暖,这是家呀”。
返校后的第二天,木拜西尔就报名了学校的志愿者岗位,帮忙新生入学物资分配。志愿服务之余,预约图书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刷食堂实时客流错峰用餐,久违的校园因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经历过这场疫情,才更有体会,一起遵守规则,实施防控举措,才有大家的平安”。
最近两周,上海交大老生、研究生和本科生新生分批返校、报到,保卫处24小时帮助有需要的新生搬运行李。来自安徽的张颀浩也顺利报到了,他是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本科新生。疫情期间,由上海交大等多所名校的学子发起远程助学,为国家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实施区域的高三学生辅导冲刺高考,小张就是学员之一,他和其他50位伙伴一起实现了梦想。学长学姐口中的大学终于真切地呈现在眼前,小张心潮澎湃。
上海交大的校园里已有几万学生。学生们在校园里穿梭,适应着常态化防控的校园,一切井然有序。
知心
心灵守护者为返校生纾解焦虑
“离开学校太久了,我觉得有点缺乏科研动力,论文进展比较慢,担心不能顺利毕业,真的很焦虑。”“重返校园,我好怕自己学习效率太低。”“这个特殊假期实在太长了,我很担心返校后自己适应不过来。”……这几天,华东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李永慧的咨询热线越来越忙。
华东理工心理咨询中心的调查显示,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学生返校后面临的心理问题,学业焦虑排序第一。有的同学说宅家太久,拖延行为严重,导致落下很多功课,担心返校后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焦虑、担忧和着急,却又无从下手。
产生学业焦虑的以研究生居多。一名研究生三年级的同学打来热线:“进入毕业季,我一面要忙着写毕业论文,一面又要找工作,由于疫情的影响目前就业挺困难的,这些都让我感到压力重重,总是担心万一论文没写好,不能按时毕业,工作又没找到,那怎么办呢?想想头都大了。”
“毕业生有压力和焦虑是正常的,疫情下,大部分毕业生面临着与你一样的困境。适度的压力焦虑能激发‘战斗’反应,促使我们更加珍惜时间,提高任务效率。因此,请接纳自己适度的压力与焦虑。”李永慧引导求助学生正视现实,同时提建议他明确职业规划、拓展运用相关资源、同时主动训练相关面试技巧等。
“谢谢老师,我觉得好多了。”听到学生这样说,李永慧也不由得舒了一口气。据李永慧介绍,除了学业焦虑,学生面临的共性心理问题还包括生活节奏迅速转变带来的不适应、暂时不适应校园生活带来的内心焦虑等。
“一方面,我们对重点关注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另一方面,根据学生返校顺序,分批给返校学生做心理健康讲座。”据李永慧介绍,心理健康讲座既有针对学生返校后可能出现的发展需求与心理问题而开展的“返校后的心理调适”等系列网课,也有“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压力管理”“大学生人际关系”等系列团体心理辅导。
面对新生报到和老生返校,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李永慧始终坚持“共情和陪伴,用积极思维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她和她的团队成员编写了《交响乐与沉默之歌——抗疫期间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的再审视》《疫情当下,做智慧家长》《是什么让你深陷压力之中》等多篇文章,帮助疫情中的师生们调适心理,共抗危机。她还带领团队联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等单位,组织开展了“我班战疫心故事”全国网络展示活动,引领学生从战疫故事中获取积极的力量。
现在,返校的学生越来越多,李永慧更忙了,她的身影不止在华东理工校园。她入选了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含海外热线)首批心理咨询师,每周六20时至22时都与求助者“相约”咨询热线;第一时间加入上海高校疫情心理援助专家团队,时刻准备为广大师生及社会公众义务提供温暖知心的心理救助……“好战士不打无准备之仗,及时做好对求助者的了解和分析,不仅是咨询策略上的准备,同时也是对心理援助工作的一份尊重和责任。”守护心灵,是李永慧始终坚守的温暖专业力量。而开学后的上海高校校园里,正有着这么一批心灵守护者。本报记者 张炯强
贴心
宿管员是心理医生也是“妈妈”
“30号门洞的群里来了194人,31号门洞应该是169个人的群,现在进了159人。”上海大学新世纪大学生村16幢楼管理员徐桂萍,前天一大早就开始微信建群了,还不停地刷着人数。“今天是9月13日新生开学,我是2017年9月12日入职的,正好三年,只要是我管的楼,我几乎可以叫出每个女生的名字。听她们进进出出时叫一声‘徐阿姨好’,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年过半百,到大学里来再上岗,徐桂萍把她管的宿舍楼看成是一个家,每一个女生都像她的女儿。“去年初冬的一天,我看到有个女生只穿了一件衬衣往外跑,我拦住她,问为啥不多穿点。女生说,她是冬天出生的,天生不怕冷。这事我记在了心里,总不太相信。后来才知道,她是特困生,来上学时根本没有准备冬天的衣服。我就立即找了几件自己的衣服给她,还发动别的同学捐衣,有长棉衣、短棉衣,还有羊毛衫。”徐阿姨打开微信,里面一张照片是前不久拍的。老生毕业时,捐出了许多生活用品,她从中选了三大包成色较新的四季服装,就是为了给那些特困生应急的。
“一幢楼里住着三百多个女孩。我盼着她们快快长大,快点学有所成,真的等到她们要毕业了,办理退宿的那几天,我一边帮她们打包,一边悄悄地抹眼泪,舍不得啊。有的女生会把围巾送给我,还有西藏的女孩会向我献哈达。临别时,我会情不自禁给她们每个人一个深情的拥抱。”徐阿姨认为,这是一份必须用心去做的工作。“有时,看到女孩独自在走廊里边打电话边哭,或者看到女孩情绪低落地在楼外走来走去,我都会上去问问,或者把她拉到屋里聊一会。要么是失恋了,要么是和父母闹不开心了,控制不住委屈时,她们会扑到我怀里放声大哭。这时,我既像她们的妈妈,更像她们的心理医生。”她说。
“同学们,你们进楼刷门禁时,看看身后有无陌生人尾随,发现异常及时呼唤阿姨哈。”昨晚临熄灯前,徐阿姨在群里发了这么一条信息。对于新入住的“女儿”们,她说必须尽快熟悉她们每一张脸。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