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杜颖答应接女儿放学,这次她不会食言了
中山医院治疗师刘凯回到武汉,与病人王老先生再次欣赏明媚的阳光
对每一位小病人,儿科医院传染科护士长夏爱梅都会抱一抱
仁济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傅小芳帮同事整理佩花。在雷神山,她总是细心检查同事的防护服
浦南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晓静(右)和岳阳医院心内科主任樊民都曾是军人。今天他们在会场内行军礼
出发领奖前,胸科医院胸外病区副护士长冯亮握住外婆的手。这一幕和大年夜出征时很像
前往会场的车上,仁济医院呼吸科医生查琼芳,写下了新一篇日记
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今天眼眶又湿润了。在武汉,送首个夜班队员上岗时,他流泪了
他们的“再一次”
许下的诺言、紧握的手、流过的泪……今天,再说一次,再握一次,再流一次……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他们奔忙在第一线,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
我们记住了他们穿防护服的背影、他们疲惫的神情,他们的故事。如今,重逢代替离别、喜悦代替紧张,而致敬的心,不变!
今天,再一次,致敬!
抗疫战场,涌现逆行的战士;生死竞速,见证无畏的英雄。今天上午,在世博中心参加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们感受高光时刻,满怀豪情壮志。
大会对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等进行了表彰。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代表胸戴大红花,走上主席台,庄重地接过奖牌。这一刻,是激动,是感动,有热泪,也有回忆。相机快门频频按下,无比珍贵的瞬间定格。
在这场逆行战役中,上海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新闻工作者、企事业单位职工……他们以生命赴使命、以热血践担当,令人动容,让人泪目。
他们,彰显无畏艰险的崇高境界。
在上海首位逆行者、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钟鸣医生小年夜踏上逆行之路后,上海多批医疗队员,在武汉疫情最吃劲的关键时刻主动请缨,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带领医院派出的援鄂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武汉人民医院东院区的2个重症病区,55个日夜,完美诠释了白衣战士的勇气和担当。
她们,体现铿锵玫瑰的巾帼力量。
上海第二批援鄂护理队的领队,浦南医院李晓静护士长心情久久不能平静。“2月中旬,我们逆行出征,打赢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现在,我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我会倍加珍惜!当我老了,回忆往事的时候,我一定不会后悔。我会骄傲地对孩子们说,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都用来守护生命,守护健康!”
他们,绽放闪亮耀眼的精神之光。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雷神山医院的李宁医生,因疫情而取消了回家过年的行程,坚守发热门诊。今年3月,当他随队来到雷神山医院后,竟收到了父亲因病去世的噩耗。在朋友圈里,李宁这样说,“当时还有更多的人等着我救治,只能隔着屏幕送别父亲。”如今,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成果,李宁说,这朵大红花,他最想跟父亲分享。
他们,肩负无怨无悔的使命担当。
“疫情面前,我们是病人的希望,我要对得起病人,更要对得起医生这个神圣的称号!”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今年1月加入专家组,一直战斗在公卫中心的抗疫一线。
和平年代,疫情就是最大的考验、最难的战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岳阳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樊民说,“我是凡民,平凡如我,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名字似乎暗含使命。医生,是无悔的选择,是神圣的事业。抗疫是一时的,而救死扶伤的事业却是一生的。”
上下同心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和战友们走进表彰大会的会场,场景仿佛和年初援鄂医疗队集结出发时一样。不同的是心情,当时是紧张和焦虑,现在是感谢和自豪。”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巍说。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钟鸣、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瞿洪平等人先后发言。钟鸣说,我们是一支临时组建的医疗团队,在工作中结下友谊,最终完成了国家交予的抗疫任务。
大会开始前,同为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市一医院副院长郑军华和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相邻而坐,从武汉到上海,两位领队把千言万语化作无声的问候。“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作为共产党员,冲在前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陈尔真的心声,也是所有白衣战士在抗疫中坚守与奋斗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 左妍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