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上海昨增5例境外输入病例 上海国三柴油货车限行范围扩至郊环 国庆当天中午将迎出城高峰 彭浦四季公园今起开园 国庆长假迎冷空气  申城或入秋 零拷咖啡,侬阿来一杯? 广告
第11版:综合新闻 2020-09-29

零拷咖啡,侬阿来一杯?

扫码看时尚“咖啡经”

最近,申城年轻人流行起自带容器,对咖啡店小哥说一句“来杯拿铁”。本期《十分上海》,我们将镜头对准街头的年轻人,看看“拷咖啡”背后的魅力,听听“小改变”所带来的“大收益”。

早上7点半,威海路上的“Writer Coffee”准时开业了。30岁的梁女士在附近上班,来这儿“拷”上一杯咖啡是她开始一天工作前的习惯。“真不巧,正好没带杯子。”梁女士熟稔地问店员借了个马克杯,“平日我都会自带容器,如果忘了,就借一个杯子喝。”

在她看来,零拷咖啡已是同龄人间的时尚。“喝多少拷多少,而且还有优惠。”梁小姐临走时还不忘推荐记者也试一试。

“拷咖啡”的好处不止便宜那么简单。管女士爱喝咖啡,更爱用玻璃杯喝咖啡。“一方面是环保,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热咖啡沾上纸浆味。”她进一步形容,“拿着自己的杯子有种专属感,时间是放空的,风味是自己的,这是在上海的街头小店才有的享受。”

与此同时,胶州路与新闸路路口的咖啡小店生意也不错。玻璃杯、搪瓷杯、保温瓶、随行杯……形形色色的杯子成了柜台上独特的风景。

中午12点是“拷咖啡”高峰期。徐先生把杯子一放,就往隔壁包子铺走。“午饭拿铁加肉包,特别惬意。”面对镜头,他直爽地喝一口吃一口,“我给你们算笔账,自带杯子买咖啡便宜5元,我每天一杯的话一个月可省100多元。”

“零拷”真成潮流了?在胶州路上做房产中介的他建议我们去店里瞧瞧。“我每个同事的桌上都有个杯子,不为别的,就是喝咖啡。”作为一个“90后”上海人,徐先生对于自己引领办公室的“零拷风”有些自豪,“隔壁杂货店清仓时,搪瓷杯5元一只,只要5元啊,我拷一杯咖啡等于白送个杯子,何乐而不为?”

一个小小习惯,背后是“做人家”的态度,也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正如梁女士所说——拷上一杯咖啡,将小店中的人间烟火气装起来,让咖啡的香味飘荡在申城街头。

《十分上海》摄制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