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三个徒弟三台戏 《山海情深》苗家风情 琼花将再度绽放
第16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0-09-29

三个徒弟三台戏

宝山沪剧团启动系统传承工程

日前,由金洁挑梁的宝山沪剧团看家戏——沪剧《挑山女人》传承版为期四天的演出在中国大戏院落下帷幕。上个月,剧团新近恢复的古装沪剧《半夜夫妻》因青年演员赵隽晴的出色演绎而备受追捧。下个月,华雯将助力大弟子柏永梅“挑战”沪剧杨派经典《孤岛血泪》。连续三个月内,剧团三台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有了传承人,交出“接力棒”的华雯却不敢松口气:“这只是我们宝山沪剧团系统化传承计划的起点。”

选择激流勇退

在系统化传承之前,宝山沪剧团90%的戏都由华雯“单挑”。可这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让华雯心急如焚。启动剧团的系统传承工程,这个念头在华雯的脑海里徘徊了不下10年:“我总有一天要唱不动的,我必须要让剧团后继有人。”

这几年,《挑山女人》摘下包括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在内18个奖项,就在《挑山女人》炙手可热时,华雯选择“激流勇退”:“倒也不是说演不动了,可是梯队建设、新秀培养就应当在中坚力量还鼎盛时,等前一批不得不退了,才想到培养后一批,那是来不及的,也不能精准传承。”

打好传统基础

相比演了整整五年的《挑山女人》,8月才恢复演出的沪剧少见的古装戏《半夜夫妻》似乎传承得有些“急”。这部古装沪剧《半夜夫妻》是沪剧名角华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执掌宝山沪剧团以来推出的唯一一部古装剧。

“急”着在剧团因疫情“停摆”数月后就复排此剧亮相,华雯的目的在于“练兵”:“沪剧虽以西装旗袍戏为主,但一直演现代戏容易让演员忽略对传统戏功的掌握。时间久了,演员们在台上举手投足没有戏曲味道,会被质疑‘话剧+唱’。”快人快语的华雯说,恢复《半夜夫妻》就是要让年轻演员找回戏曲的感觉:“他们若能精到地将这出古装戏传承下来,再回头来演现实题材作品,那种表现力和感染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扶上马送一程

作为华雯的大弟子,跟随她一路走南闯北十多年的柏永梅,是这次传承三台大戏的“接班人”中压力最大的一个。摆在她面前的是已故沪剧表演艺术家杨飞飞的看家戏、沪剧杨派经典《孤岛血泪》。

按照华雯原本的意图,是想让柏永梅一鼓作气拿下全剧的,但其中高难度的“杨八曲”实在非一日之功,思虑再三,华雯决定助爱徒一臂之力,让柏永梅演上半场,而自己则演下半场。据悉,这也是当年杨飞飞“传帮带”徒弟赵慧芳的做法。与此同时,华雯所做出的表率也带动了张爱华、王文等资深演员一起推动对青年演员“传帮带”。

六年多来,华雯一路“招兵买马”,一边为宝山沪剧团扩充队伍一边积聚力量去传承,带领剧团渐渐走出了一片新天地。剧团从最困难时的十来个人,到如今全团整整齐齐30多个人。华雯期待着,新一代演员们在传承的同时,也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和铁粉,那时候才是真的欣欣向荣。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