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明月映照中国红
第4/5版:新民印象/目击 2020-10-02

明月映照中国红

昨天一早六点半,一群晨练的市民举着国旗奔跑在外滩的朝霞中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身披“红衣”的东方明珠塔与明月交相辉映,特别喜庆 杨建正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内,原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退伍战士手持五星红旗掠过全校师生头顶,众人高举双手感触爱国主义情怀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节日的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成了市民游客争相留影的最佳景点,站在火红的国旗下定格,喜庆新中国成立71周年 杨建正 摄

昨天,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举行升旗仪式,孩子们向国旗敬礼,为共和国庆生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吴韵古琴中秋雅集在朱泾船子缘公园举行,伴随着婉转悠扬的古琴曲,市民赏明月、品香茗,欢度中秋国庆双节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普陀区威尼斯小镇前的“巨型月亮”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昨晚,上海古猗园举行“中秋拜月”仪式。一轮圆月若隐若现,为古猗园的夜景营造了一份不一样的美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上海文庙举办形式多样的民间非遗体验活动,让市民游客与传统文化有了零距离接触 杨建正 摄

请关注新民印象

明月当空,

山河无恙,

天涯此时,

家国梦圆。

本报记者 肖茜颖

当中秋邂逅国庆,产生了一个美好的名字:中国节,便有了家与国的最美风景。

在申城,人们吃国庆面,品月饼;打卡国潮集市,沉醉于花花世界;观浦江光影秀,游园赏月……小家温馨和谐,祖国繁荣昌盛,人们的家国情怀油然而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国兴家才旺。

国庆喜面搭中秋月饼

当国庆邂逅中秋,市民的口福不浅,一早先来碗长寿面,赏月时少不了月饼、香茗。

昨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奉贤校区师生用吃国庆面来向共和国告白。入味的牛肉、爽口的青菜、软嫩的荷包蛋配上“71”字样的胡萝卜……一碗用料十足、情意满满的面让大家吃出了浓浓的喜庆。

月饼同样是主角。奶茶月饼、酒心月饼、含有整颗板栗的“大吉大栗”、乳酪馅的猫爪月饼等新口味备受青睐。在德兴馆、新雅、光明邨等出售鲜肉月饼的老字号门店前,人们纷纷排起了长队。买完后,聚亲人,赏月饼,品香茗,贺国庆,多重好滋味萦绕心头。

国潮集市配花花世界

白天,逛公园兜马路有更多惊喜,快乐与自豪何止双倍。

中秋是赏花和美拍好时节。在上海植物园,游客既能感受“含蕊红三叶”的热情,又能沉浸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桂花品种多达40余种的园内,暗香浮动。上海辰山植物园有来自于世界多地约50种木樨属植物,它们即将进入全年最美的时段。

兜马路也精彩。大街上,满眼红旗飘飘,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漫步在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豫园中,充满设计创意的国潮品牌,如大白兔、回力、飞跃、亚一等引人驻足。老字号光明有了新玩法,在仿明清式建筑风格的天裕楼内开出光明悠焙豫园店,还推出比脸还大的大大蝴蝶酥,用莫斯利安酸奶制作的卡通泡芙等新品。一路“逛吃”,勾起了阿姨爷叔满满的回忆,也让90后、00后感叹:这些国货国潮太酷啦!

光影夜秀携游园拜月

入夜,赏月有多种可能性。

月色下,桂香里,古音悠悠,凉风习习。古猗园昨日开启“畅游猗园 乐享金秋”秋季夜游。紫藤架上布置了流光溢彩的流星灯,随处可见月亮和玉兔元素。汉服小姐姐闲庭信步,为园内平添古韵。18时,古朴的拜月仪式开始,游客重温古人的中秋祭礼,并为亲友祈福纳祥。在徐汇、黄浦、闵行、青浦四区举办的“唐韵中秋”游园会也邀游客“穿越”古今,共赏明月。

和月亮有约,也充满未来科技感。在外滩赏月的游客惊艳于升级版“浦江光影秀”。空中,明月皎洁。随着两岸标志性建筑上的数字倒计时结束,悠扬的曲子《外滩漫步》缓缓响起,外滩建筑群瞬间披上华服。在浦西,标志性建筑闪着绚丽的灯光,配合着划破天际的激光灯光线。江上,游船光彩夺目,如流动的盛宴。有游客激动地定格下绝美夜景,并在朋友圈里写道:月满浦江,光耀中华!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