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沪谚熟语印 历来风筝称“鹞子” 老早子个乡村小镇 自家事体自家做 两盒鲜奶 芋艿、酱鸭、牛踏扁和鲜肉月饼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2020-10-11

历来风筝称“鹞子”

文/叶世荪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鹞子被归入方言词,指风筝。上海人就把风筝称为“鹞子”,并由此衍生出一些熟语。如:“放鹞子”,除了表示放风筝外,旧时还暗喻某种赌博方法;“鹞子翻身”可以形容摔了个大跟斗,也可以指一种武术或杂技动作。《沪谚》中有句谚语说:“放仔三日响鹞,十七八代祖宗铲倒”;意思是行为不端将会辱及祖先,其中的“响鹞”指的是可以发出声响的风筝。

据《韩非子·外储说》记载,2000多年前的墨翟发明了用木料制作的类似风筝的东西;并以鹞来命名:“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唐末五代轶事小说集《唐摭言》中,贾泳不无炫耀地拒绝来访的裴相贽说:“主公尚书邀放鹞子,勿怪”;意思就是要陪皇帝放风筝,没时间接待。

作为一种禽鸟,鹞有时也被称作“雉”,《玉篇》:“鹞,五色雉”;《广韵》:“鹞,大雉名”。“鹞”和“雉”的合称可能就是“鹞子”一词的源头。先秦时期的《尔雅·释鸟》中就有“鹞雉”的称谓;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禽二》也可见“鹞雉”一词。雉本是一种不能高飞的长尾野鸡,那条彩色长尾用来类比风筝后面的尾翼十分贴切。

把“鹞雉”写作“鹞子”肯定更加大众化。明代郎瑛撰写的笔记小说集《七修类稿·辩证四》:“纸鸢,本五代汉隐帝与李业所造,为宫中之戏者……俗曰鹞子者,鹞乃击鸟,飞不太高,拟今纸鸢之不起者。”果真如此,则“鹞子”最初的意思应该是飞不起来或飞不太高的风筝。

总之,上海人口中的“鹞子”,并非产生于二十世纪初,在古代汉语中也是有案可稽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