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8日 星期日
山河日新,精神不灭 丹东上海两地找寻那一场战争留下的记忆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第2/3版: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2020-10-23

山河日新,精神不灭

潘高峰

197653,最近,这个数字上了微博热搜。

初看不知何意,了解了其中内涵后,心仿佛一下子被一把攥住——那是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的烈士总数。

近20万志愿军战士埋骨他乡。我们为什么要打这一仗?抗美援朝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敌人,为什么能够打赢?唯有把这些答案,一代代传承下去,方能不负万千忠魂,凝聚起面向未来的强大力量。

今天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武乃止戈。正如习近平所言,在中国人的智慧中,战争是为了和平。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百废待兴。这是一个最不适合打仗的时刻。中国需要的是和平的环境,搞建设,谋发展。但是,和平从来不是一厢情愿。

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在当时的世界上,这句话其实没多少人信,也没多少人理。尤其是对于一些傲慢的强国来说,中国贫穷积弱上百年,并不是值得尊重的对手。

抗美援朝战争中,西方侵略者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帜,轮番上阵,把常规武器库的装备全掏出来用过,都没打赢。硬是被志愿军从鸭绿江打回三八线。这一仗打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才真正被世界相信。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直到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谋划“十四五”的新征程……可以说,追本溯源,今天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当初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正因如此,有人把这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也称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社交软件“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作者姑父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谈到那场战争,这位姑父说,“你们没见过打仗,我们去就是要和美国人舍命打的,没想着活着回来。”

舍命打,是陕西俗话。三个字,看似平淡,背后却惊心动魄。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想象其中炼狱般的残酷。那是一场实力对比悬殊的战争。为了胜利,志愿军战士付出了巨大牺牲,也锻造了非凡精神。

1952年10月20日,21岁的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此前的10月12日夜,同样年轻的邱少云在奉命潜伏时,被敌人的燃烧弹点燃了身体,却纹丝未动。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还有更多故事,埋在那片开满金达莱花的土地上。

长津湖之战,有人说,这是人类战史上最冷的一场仗。中国军人穿着单薄的服装,拿着简陋的武器,饥肠辘辘,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冲锋陷阵,勇往直前。

美军指挥官战后回忆:当他们撤退时,小心翼翼爬上山头,却被眼前一幕惊呆了——积雪覆盖的堑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军人僵硬的身体,一个挨着一个趴在战斗位置上,枪口指向下面的道路,那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将要经过的地方。

这些中国军人衣着单薄,脸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微风拂过,铮铮有声。中国的志愿军战士,即便冻死,也没有放弃阵地!这被后世称为“冰雕连”的一幕,让美军无法理解:这究竟是怎样一群人?为什么具备着这么可怕的意志力?他们只能把这归结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今天上午,习近平在讲话中,道出了这种“东方精神”的实质——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一部抗美援朝战争史,是一部英雄的史诗。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志愿军涌现出近6000个功臣集体和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一支军队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就是英雄辈出。一个国家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70年岁月变迁,山河日新,精神不灭。唯有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我们才能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