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让中国艺术家更多唱主角 一块有“思想”的玻璃 艺起前行 让我们一起前行
第15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0-11-09
去上海玻璃博物馆看——

一块有“思想”的玻璃

玻璃,除了我们平日里看见的习以为常的模样——幕墙、窗户、镜框、器皿之外,还能有哪些不一样的形态和特质?上海玻璃博物馆的“退火”五周年特别大展“重置”日前开幕,并作为博物馆里的常设展进行一整年。上海玻璃博物馆的“退火”项目始于2015年。过去5年间,博物馆与一些优秀当代艺术家合作,利用玻璃作为创作材料,委约艺术家们创作特定场域的大型装置作品,每年为这些作品举办展览。艺术家们惯常的创作材料并非是玻璃,而遇见玻璃,也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条尝试与创新的通道。所以,5年来的每场展览都是一次惊喜和震动。

张鼎、廖斐、杨心广、毕蓉蓉、林天苗、刘建华、孙逊、朴庆根等8位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不断挑战玻璃材料的边界,撬动材料本身蕴含的能量,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作品,而这项持续5年的实验,令上海玻璃博物馆成为重要的当代艺术实践基地。

矗立在广场上的作品《碑》高3.4米(见右图),乍一看,更多人认为这本身就是一块石头,或者是几块石头垒成的模样,厚重的红色调,更接近于鸡血石。创作者刘建华透露,以往视觉经验上的玻璃是一种晶莹剔透、脆弱易碎的材料,而这件作品由6厘米厚度的玻璃板中空构成,屏蔽了玻璃本身给人的感受,“没有透明度,就没有了易碎的感受,抽离了玻璃已经被你我习惯了的视觉记忆。”

从张鼎对于物质特性惯常认知的打破、杨心广对于玻璃与“断肠”意象的契合、廖斐对于“平坦”意义的思辨、毕蓉蓉对于线条、块面、色彩、结构的再次构建,到林天苗对于个体与社会的思考,再到孙逊以玻璃机械装置结合绘画,呈现非线性的“空间叙事”,以及朴庆根对于“观看”这一动力相关且更为复杂的欲望的探索……玻璃这一古老又恒久的材质的无限可能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退火“项目下诞生的作品将进入上海玻璃博物馆永久收藏体系。

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告诉记者:“玻璃看起来比较日常与理性,我们希望这个项目打破固有的观念,让大家感觉玻璃的背后有思想。”

本报记者 徐翌晟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