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巴金与托尔斯泰 胸中有丘壑 匠心造“金品” 上海爷叔跟团采摘一口气买了16箱
第4版:综合新闻/专版 2020-11-15

巴金与托尔斯泰

邵宁

不久前来到位于上海中心52层的朵云书院旗舰店,发现这里正在进行一个小型的展览,展出的是手绘藏书票和一些人文版版本书,主题是“巴金与托尔斯泰”。藏书票是画家、作家罗雪村绘制,小小一张,画的是托尔斯泰、赫尔岑、巴金等的肖像,托翁故居、巴金故居、托翁坐过的长椅……寥寥几笔,却十分传神。展厅里,还有巴金翻译托尔斯泰作品的手稿,以及编辑出版、收藏的托尔斯泰作品、藏书插图。

原来,今年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逝世110周年,也是巴金先生逝世15周年。这个展览从一个独特角度展现了两位伟大文学家的不解之缘。巴金一生都与托尔斯泰维系着精神交往,倾心阅读他的作品,研究他的生平和思想,甚至受到他写作方式的影响。

在展出的《向老托尔斯泰学习》以及《巴金全集》代跋的手稿中,巴金这样写道:“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世界文学的高峰,是十九世纪全世界的良心。”“这是俄罗斯大作家给我指出的一条路。改变自己的生活,消除言行的矛盾,这就是讲真话。”对巴金来说,列夫·托尔斯泰是照亮他前行道路的一盏灯。

其实,托尔斯泰也很喜欢中国。他曾经说过,在所有东西方哲学家中,孔子和孟子对他“影响很大”,老子对他“影响巨大”。我曾去过托尔斯泰的故居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这个庄园至今保留着100多年前的原貌,也是大文豪的安息之地,那个被绿草覆盖的坟墓,也就是茨威格所称的“世界上最朴素、最诗意、最感人的坟墓”。在故居书架的藏书中,我看到了中文线装书《道德经》。

1884年,托尔斯泰曾写过一篇文章《中国的贤哲》,分别论述了孔子的著作、《大学》和老子的《道德经》。1893年,65岁的托尔斯泰还亲自同助手从法文和德文转译《道德经》,出版了俄文版。1910年,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收到上海环球中国学生会出版的一份刊物,读后说:“如果我还年轻,我一定要到中国去一趟。”

在上海,在云端,两位伟大的作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完成了一场对话。让人不禁感慨:东西方文化、思想其实一直在互通、交流,影响深远,直到今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