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时许,嫦娥五号轨道器与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约5000公里处解锁分离。嫦娥五号进入大气层之后,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短短900秒,回家路惊心动魄。
迅速减速——首创“打水漂”
嫦娥五号返回器先是高速进入大气层,再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跃出大气层,再以第一宇宙速度扎入大气层,返回地面。整个运行轨迹,好似在太空中“打水漂”,航天术语为“半弹道跳跃式返回”。原来,返回器从月球归来的速度是高达每秒11.2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而一般从近地轨道返回的航天器速度大多为每秒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航天器如果以过高的速度进入大气层,摩擦产生的剧烈高温将带来极大风险。中国航天的轨道设计师们,大胆借助地球大气层这个航天器再入返回的天然屏障,让返回器在太空中打个漂亮的“水漂”,降低回家速度。
隔热散热——穿上“贴心衣”
高温是嫦娥五号返回途中的另一道难关。神舟飞船返回舱的乌黑外壳,就是被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烧灼而成的。嫦娥五号回家速度更快,遇到的温度也更高。设计团队筛选出7种防热材料,为嫦娥五号精心“缝制”了一件“贴心防热衣”,成为它顺利回家的“生命保证”。
本报记者 郜阳 叶薇(相关报道见第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