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少年无畏 少年可畏 让每个高中生都有能力成为“盛晓涵” 从小白到小黑他都是个温暖的孩子
第6版:上海新闻 2020-12-17

让每个高中生都有能力成为“盛晓涵”

上海已在高中军训中普及紧急救护课程

教官在指导学生心肺复苏

63岁老伯心脏骤停倒地,危急时刻,上海格致中学高一男生盛晓涵挺身而出,通过五分钟的心肺复苏将老伯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昨天,本报独家报道了这件暖心事后,05后少年的举动引来了全网“刷屏”点赞。

在采访中,盛晓涵告诉记者,这一切并非偶然。是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生命教育和急救培训,让他有了关键时刻勇救老人的底气。记者从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了解到,上海在所有高一学生军训中,除了队列训练、军事拓展等内容,还安排了紧急救护课程,让每一个上海少年都有能力守护自己,救助他人。

今年,疫情突袭,在上海市教委指导下,高中生“驻地军训”改为“送训进校”。从2020年9月14日起,东方绿舟选派150名教师教官前往全市各区,负责高一年级学生军训及部分今年上半年因疫情耽搁的高二年级学生军训补训。

今天上午10时,浦东中学高二年级的同学们正在接受急救救护培训。大屏幕上,本报有关盛晓涵救人的报道成为课堂的开篇。“手指交叉,掌根部按压,微微往上翘”“30次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一组,一定不能间断,否则病人可能生命会有危险”……跟随教官动作要领,高二(1)班同学们轮流在模拟人上练习心肺复苏基本功。“以前只是在电视里看到,心肺复苏比想象中的累!”女生闵赵雯感叹,只体验了30下按压,手臂就酸了,但若是也碰到紧急情况,她一定会尽己所能地提供帮助,比如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去取AED急救设备。在高二(2)班教室,适用于粗细相等部位的环形包扎、适用于离断肢的回返包扎、适用于较长伤口的螺旋包扎……教官王晓芳一串熟练的急救包扎操作,让同学们钦佩不已。打开浦东新区红十字会发放的救护练习包,就拿出绷带、三角巾、CPR消毒面膜、医用纱布等,大家认真练习起来。

急救,是一件专业的事。东方绿舟国防教育教学部教官、队长刘顺林介绍,该团队是上海市唯一的青少年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所有教官都有上海市救护师资证书,并且每三年要复训一次。每一个老师要经过讲课、教案撰写、实操等环节考核,才能盖章通过,确保将最准确的动作要领和救护常识,传递给学生。

刘顺林是位退伍军人,十几年前刚退伍回家就遇到奶奶突发心脏疾病。看见奶奶失去意识,脉搏微弱,他靠着在部队掌握的急救知识,通过心肺复苏为奶奶赢得了宝贵的救援时间。也正因这段经历,让他觉得如今的工作,有着特别的意义。

首席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