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中国第一高楼”是怎样防寒的? 小区昂贵热带树“不抗冻” 这里是银行网点也是“爱心驿站”
第6版:直击2021第一波寒潮 2021-01-08
歇歇脚 喝口水 热个饭

这里是银行网点也是“爱心驿站”

顺丰快递员高章友在上海银行闸北支行营业部“爱心驿站”内歇脚取暖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真是太冷了!”顺丰快递员高章友稍带感慨地说着。上午9时30分,送完今日第一波快递后,他和往常一样来到附近的银行网点,准备在“爱心驿站”歇歇脚。

刚进门,网点工作人员就赶忙给他递上了热水:“最近遇上最冷的寒潮天,我们还准备了手套、口罩等,可以防风保暖。”

类似的暖心服务最近在申城不少银行网点推行开来。

记者上午在上海银行闸北支行营业部看到,“爱心接力站”在醒目位置挂牌明示方便识别,需要歇脚取暖的户外劳动者能以最快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找到。除了环卫工人,快递员、协管员、送餐员、出租车司机、物流驾驶员、交警辅警等更多的户外劳动者也会来到网点,在这个“爱心驿站”感受寒潮中的暖意。

此外,为前来办理业务的老年市民推出的一些专项服务也颇受欢迎。

寒潮遇上养老金发放日,一些退休市民今早收到来自上海银行的短信提示:“尽量减少外出,注意……养老金查询及业务办理,可在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渠道……”

“一早就收到银行的短信,女儿也让我过几天回暖了再去银行。但每个月发养老金这天我都会到银行,已经成习惯了。”家住静安区的黄阿姨送外孙上学后,就来到上海银行网点,“本来以为还要在门口排队等候,没想到今天提前开门了。”黄阿姨还发了条微信给女儿,让她放心。

上海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针对此次寒潮推出“五大暖心服务”,具体包括:向养老金代发客户发送短信,提醒御寒保暖、便捷业务办理渠道等;养老金高峰日网点提前半小时营业,减少老年客户等候时间;提前做好检查,确保机具正常运营、资金准备到位;协调网点志愿者到位,合理分流,临柜快速办理;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养老课堂”,让老年客户轻松掌握养生知识,提醒老人关注气候变化等;近期组织开展“美好生活在您身边”进社区活动,向社区高龄银发老人送去冬日温暖。

据介绍,早在2018年,上海银行就与市绿化市容行业工会共建“爱心接力站”,共200余家网点向全市环卫工人传递爱心,提供包括饮水休息、餐食加热、避暑取暖、手机充电等多项服务。

“天虽冷,但驿站着实暖到了我们心坎里!”高章友感激地说。

本报记者 杨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