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两会·声音 广告
第7版:上海两会/声音 2021-01-27

两会·声音

市人大代表叶青 本报记者 刘歆 张龙 摄

市人大代表朱雪芹 本报记者 刘歆 张龙 摄

市人大代表钱翊樑 本报记者 刘歆 张龙 摄

市政协委员应仲树 本报记者 刘歆 张龙 摄

本报记者 刘歆 张龙 摄市政协委员徐虹

市政协委员梁顺龙 本报记者 刘歆 张龙 摄

加大网络数字犯罪打击力度

市人大代表叶青

大数据、加密货币、暗网、万物互联、“云计算”等新因素,助推新型网络犯罪急速产生。新型网络犯罪的一大特点是:跨省甚至跨国形成犯罪链条,寻找犯罪线索和取证给刑事技术侦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建议针对新型网络数字犯罪案件中遇到的加密货币和物联网安全等方面的法律空白或滞后问题,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提供法律保障;利用网络新技术加大对加密货币和暗网等监管,提高执法队伍的技术能力和侦查能力;加强新型网络数字犯罪治理中的公私合作,建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重点解决跨国境调取网络犯罪相关证据的程序问题。

完善工匠培养选树机制

市人大代表朱雪芹

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力人才保障。但不可否认,目前包括上海工匠在内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工匠培养选树的机制有待完善;上海工匠人才的激励政策有待加力;工匠人才的作用发挥有待挖潜。

建议市人大制定加强“十四五”期间上海工匠培养选树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决定,包括:一是汇聚人社、教育等政府部门力量,构建系统的工匠培养选树机制,切实抓好工匠选树的分类界定、专业评审等环节;二是落实相关政策奖励措施,激发工匠人才创新创造新活力;三是搭建工匠引领创新平台,发挥工匠人才传承辐射新作用。

加快建设郊环轨道交通

市人大代表钱翊樑

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景与要求,上海城市公共快速交通建设还存在短板,建议建设上海郊环轨道交通。

目前,正是建设上海郊环轨道交通的时机,上海郊环线上的重要节点如浦东交通枢纽、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建的北沿江高铁和沪通铁路等,已经形成了环形节点。当前,上海已建成或在建的轨道交通起点和终点基本上都在郊环线的节点上,若能将这些节点联通,可有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轨道交通网,极大地方便公共交通快速出行。以嘉定和宝山为例,把已建成的轨道交通3号线、1号线、7号线、11号线和即将建成的19号线端点联通,形成郊环线,可以解决嘉定、宝山相邻两区间快速公共交通问题。

完善“塔基”人才引进机制

市政协委员应仲树

截至目前,上海人才引进政策发力主要集中在龙头产业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对于城市产业链体系中处在基础端的“塔基”人才,现有政策需要继续完善和优化。

“塔基”人才往往没有职称、学历、证书和奖项等资历,如果拘泥于僵化的标准,就无法吸引到全球最好的育儿师、调酒师、理发师、护理师、健身教练、大厨等“塔基”人才,而这些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和示范区的重要基石。建议为“塔基”人才引进建立政策管道,合理调节“塔基”人才流动的出入口,进一步完善“塔基”人才评价体系。

进一步稳定儿科青年医师队伍

市政协委员徐虹

经过多年努力,本市儿科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儿童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儿科服务资源总量仍显不足,儿科医生队伍还存在不稳定的现象,尤其是35岁以下儿科青年医师的流失率相对较高。

建议增加或设立“定向儿科规培生或儿科专培生全科方向”的招生和培养规模,或通过委托定向培养的方式,为基层儿科人员提供有效保证。相关医疗机构应该重视完善内部考核分配方案,加强对儿科队伍,特别是儿科青年医师群体的绩效待遇倾斜,让他们能够安心、舒心地工作和成长。

“一网通办”仍有提升空间

市政协委员梁顺龙

随着“一网通办”稳步推进,“零跑动”、“不见面”、“一件事”有序铺开,大大提升了企业和市民的便捷性和满意率。但在具体应用层面,“一网通办”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改革和深入推进。

建议加强市区融通联动,让企业市民、区级基层、市级部门共同参与到“一网通办”的推进共建工作中,推动“一网通办”业务流程优化再造;推动模式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互动友好、精准高效的办理体验,增强办理智能导引,推进办事要素的智能分析、办理过程的智能交互、办事材料的智能预检;进一步增强办事指南效用,优化办事流程实操;促进数据融合互通;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本报记者 宋宁华 屠瑜 姚丽萍 方翔 潘高峰 江跃中 整理 本报记者 刘歆 张龙 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