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 方翔 潘高峰)口岸如何快速及时有效地防范国外输入性疫情传播?民盟上海市委在书面大会发言中建议:创新智能化监管模式,尽快构建全方位、多主体监管体系。
民盟上海市委认为,作为国内最重要的人员和货物的第一入境口岸,上海需要重点防范,强化口岸公共卫生治理体系——
■构建以风险监管为核心的跨部门监管体系,实现深层次安全治理。建立跨领域协同机制,多渠道防范人类传染病、动植物疫情安全风险;实时获取并精准定位国际组织、国家组织发布的,以及未被关注的、新发的人类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实施大范围、多语种的信息获取与预测,降低口岸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相关部门及时布控,实现从管人管货到管风险的口岸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理念转变,整体提升我国口岸公共卫生安全的防控水平。
■构建口岸公共卫生安全智能化情报共享体系,实现全过程安全监测。推动口岸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多主体、多环节的监管协同,快速精准发现全球传染病和疫情;建立口岸公共卫生智能监测系统,打造大数据智能平台,重点关注热点动态,为治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依据,提升决策水平;构建多方参与的口岸公共卫生安全监管体系及平台,实现多主体数据共享,降低监管部门压力,提升口岸公共卫生治理水平。
■构建进口及国内冷链物流运输监管体系,实现“人物并防”。建立冷链物流运输新冠病毒长效防控机制,加强冷链装备全程有人接触时的消毒和全冷链信息追溯;构建冷链物流全球实时监测系统,实现冷链运输全程动态监测;建立冷链物流风险舆情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冷链运输风险的提前研判与动态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