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苗抵达巴基斯坦努尔汗空军基地
巴基斯坦举行新冠疫苗接种启动仪式 本版图片GJ
新冠疫情正催生出令人不安的“疫苗大战”,西欧和南亚国家近几周都因疫苗分配爆发矛盾,指责谩骂遍布网间。德国科学和政治基金会公共卫生学家福斯干脆说:“谁有疫苗,谁就有权力!”
可让福斯等西方学者惊叹的是,作为上市疫苗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正以向巴基斯坦等更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援助或以公平合理价格出售的方式提供疫苗,拒绝“权力的诱惑”。
保卫“安全墙”不坍塌
3日起,中国对外援助的首批新冠疫苗在巴基斯坦几个人口稠密省份紧急接种,主要针对一线医务人员。为了消除公众疑虑,在伊斯兰堡的国家疫情指挥行动中心,巴基斯坦多位政府部长、省级首脑和中国代表在媒体镜头前出席了疫苗接种启动仪式。
“肩膀上不觉得疼,没有胀的感觉,没什么不良反应,我感觉很好。”打第一针的伊斯兰堡卫生局新冠警戒小组成员伊克巴尔被誉为“抗疫勇士”,他和同事在十个多月的流行病学调查中筛查出超过一万例新冠病毒阳性病例,所冒风险可想而知。
面对国家电视台的镜头,呼吁同胞相信接种中国疫苗将有效降低被感染风险,巴基斯坦规划发展与特别项目部长奥马尔以自家亲戚为例:“我侄女在阿联酋,那里有多种疫苗可打,但她告诉我,人们更喜欢中国疫苗。我们也参加了其中一种中国疫苗试验,我们完全有信心。”
美国《大西洋月刊》记者埃德·杨指出,由于公共卫生架构薄弱,巴基斯坦是应对大流行病较弱的国家,必须灵活将有限资源——医护、药品、呼吸机,从感染减少的地区转移到感染开始上升的地区。因此,巴基斯坦“国家新冠免疫计划”优先为白衣天使注射疫苗,确保这道“安全墙”不致坍塌。
适逢巴援华一周年
德国专家福斯介绍,除了中国疫苗,多数有希望的疫苗被欧美大制药公司垄断,货源早被发达国家垄断,像阿斯利康公司最早生产的1亿剂疫苗,哪怕在英、法、意、德、荷兰间分配都遭遇你死我活的哄抢。印度血清研究所获阿斯利康许可生产疫苗,并承诺为中低收入国家生产10亿剂,但在地缘政治作祟下,支援夙敌巴基斯坦是不可能的。
在此情形下,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早在去年7月就联合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等140名国际政要,呼吁消除从商业垄断、技术封锁直到国家冲突在内的一系列障碍,向世界各国公平提供“人民疫苗”,特别是那些最薄弱的落后国家。
中国是回应这一主张最积极的国家,早在去年夏天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试验三期启动后,中国就承诺将自主研发的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并于去年秋天加入“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支持全球抗疫合作。这一切的底气,来源于中国既有多种采用不同技术路径的疫苗,更有年制备1亿剂疫苗的工厂。用德国政治学家瓦威克的话说,“中国将进入率先有效掌握新冠疫苗的国家行列,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信奉多边主义而不是民族自私的国家,它主张只有相互依赖,才能确保自己福祉,这跟我们(欧洲)形成了差异”。
记者辗转联系一位巴基斯坦学者,他提到中国援助疫苗送抵巴基斯坦的日子,正好是巴基斯坦取光全国公立医院库存口罩、手套、护目镜空运中国支援抗疫一周年,反映了两国全天候友谊的真诚。为保证疫苗运输,巴基斯坦空军特意出动编号“R09-001”的伊尔-78MP空中加油机,该机不仅吞吐量大,更因加压密封舱空间宽敞,在输送对环境温度要求高的产品时更称职。他还提到,中巴移交疫苗的努尔-汗国际机场,正是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巴时抵达的第一站。
“中国送来的是真正的‘人民疫苗’。”这位学者重复着伊姆兰·汗总理的话,“这会造福每一个人。”
想想汤因比的警告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所说,中巴疫苗合作不仅体现两个全天候战略伙伴真诚的互帮互助,更体现了发展中国家为推动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的共同努力。除巴基斯坦外,中国还向文莱、尼泊尔、菲律宾等13个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下一步将向其他38个发展中国家援助疫苗。汪文斌强调,病毒没有国界,人类命运与共。
西班牙《国家报》记者维加呼吁欧美国家摒弃意识形态思维,与中国共同推广“人民疫苗”。他指出,眼下这场公共卫生危机不仅暴露了西方在医药领域的“霸凌”,也暴露它们对中国的依赖。上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和欧洲占全球制药市场的90%,可如今中国和印度生产的药品占美国进口药品的80%。发达国家吹捧印度是“穷国药房”,出口全球20%的通用名药物,印度血清研究所更与阿斯利康公司、牛津大学合作研发新冠疫苗,每年生产15亿剂药品。可鲜为人知的是,该企业必须依赖中国原料药。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世界范围内快速生产新冠疫苗,无法缺少中国一环。
问题是,一些国家刻意排斥中国疫苗甚至将其异化为“政治武器”,这是短视而危险的。维加用英国哲学家汤因比的话警告那些冥顽不灵的人:“文明的死亡,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 本报记者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