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小窨井盖里的大情怀 分享抗疫感受  回应热点关切
第4版:全国两会/要闻 2021-03-09

小窨井盖里的大情怀

宋宁华

昨天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两高”工作报告再次成为热点。2020年,许多社会关注的人和事在报告中一一浮现,其中有大案要案,也有小小窨井盖,它们都有一个共同指向——回应老百姓对司法的迫切需求。

司法公正,首先要确保无罪的人不被冤枉,守好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020年,一个叫宋小女的女子,因为20多年执着为前夫张玉环伸冤,坊间有了“娶妻当如宋小女”的说法。这次,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均在纠正重大错案时提到“张玉环案”,并建议对张玉环等改判无罪,这已经是“两高”报告连续第8年提及纠正冤错案。在“纠错”的同时,还启动了“问责”程序,并为律师依法履职提供充分保障。实事求是,坚持疑罪从无、有错必纠,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才能更有安全感。

在“两高”报告上,小小窨井盖也登上了大雅之堂。为什么?因为“井盖吃人、伤人”的新闻屡见不鲜。为了守护群众“脚底下的安全”,让“井盖安全地踩在脚下”,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不同情况将给予不同的刑罚;最严重的偷井盖者甚至可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小小窨井盖,体现了司法为民的大情怀。

民之福祉,法之所系。细读报告,字里行间,仿佛是走进寻常巷陌,感受到法治和百姓的交流和互动。老百姓的热切期盼、烦心事情,常常在法治中获得庇佑和润泽。全国人大代表汤亮在审议“两高”报告时表示,在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建设中,最高检不仅维护了国家安全,严厉打击了各类刑事犯罪,而且针对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司法政策,有力地从司法角度,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比如,疫情发生后,人民法院紧急为1386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临时变更财产保全措施,支持扩产抗疫。坚决纠正涉疫就业歧视行为,严禁仅以劳动者曾感染新冠病毒、被采取隔离措施或来自疫情严重地区为由非法解除劳动关系,依法支持并规范共享员工、网络零工等灵活就业,让群众在疫情冲击下就业得到法律保障。

“法与时转则治。”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为其他领域法典化立法提供了范例;以此为开端,标志着中国步入“法典化”时代。《民法典》正式实施后,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运用民法典审判高空抛物的案件,守护了老百姓“头顶上的安全”。昨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适应立法新形势新要求,既要搞“大块头”,又要搞“小快灵”,适时启动条件成熟领域法典编纂工作。针对实际需要以“小切口”形式推进立法,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此外,在“两高”报告中,还提出要加强人格权保护、制止网络暴力;“有爱无碍”,让残障人士放心出门;针对“无码老人”出行、消费困难,开展信息无障碍公益诉讼,促请职能部门消除“数字鸿沟”……新时代的新变化、新需求,正不断充实、丰富到法治的内涵中。“针对食品安全、高空抛物、消费诈骗等社会不安定现象,利用司法手段,惩罚与教育并举,推进社会治理;反映出最高法在司法领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政治建设,主动服务大局的意识和担当。”汤亮说。

“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法治是良法与善治的有机结合。良法是法治的前提,善治是法治的目标。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当法律点亮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与日俱增。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