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为乡村振兴贡献“长三角方案” 破解红色密码  激活城市记忆
第13版:长三角/视点 2021-03-16

为乡村振兴贡献“长三角方案”

今年,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既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标志,也意味着“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互融合?如何让长三角地区的乡村“开花结果”?

“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财政部日前公示2020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激励候选县名单,长三角四地入选。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有因地制宜的产业,需要在乡村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立足乡村,走‘内生型’道路,挖掘自身活力,激发特色要素,寻找对应市场,通过持续自主创新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环动力。”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大会”首任主席沈涵指出。

“近年,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如何合理引导城市人才下乡,积极培养本土人才,优化乡村人才结构,打造一支扎根乡村,科学、务实、高效的发展队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泗城镇花园井社区党总支书记岳喜环坦言,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存在人才“招不来”“留不住”“上不去”等问题。

“我们希望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抓手,助力长三角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郑永利介绍,浙江将地理标志农产品工作纳入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例如,浙江黄岩曾就蜜橘产业出台方案,与上海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长三角高校开展校地合作,借智引才,擦亮“中华橘源”金名片。

“我现在亟需学习,看看怎么用数字化的手段帮助疫情后的当地民宿产业,帮助乡村振兴。”

——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仙潭村“莫梵Marvel(洋家乐)”创始人沈蒋荣是当地做高端民宿的代表人物,他仅用2年时间就带动周边村民创办150余家民宿及餐饮门店。作为致富带头人,沈蒋荣于去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迎合时代的需求,共建探索、共同孵化一批能在乡村振兴中起引领作用的项目,平衡推进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

——阿里巴巴商学院教师赵鑫博士指出。2月28日,由国内热爱乡村事业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乡村干部等自发组织的长三角乡村振兴共建运营联盟成立,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人才、智库、资源支持。

“我国的乡村是非常多姿多彩的,每个片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一定要凝聚力量来共同探讨,首先把长三角区域内的做好,体现出我们的特色来,然后再把全国的力量凝聚起来,从而体现我们对乡村振兴产业的把控能力。”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浙大启真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飞说。

“将‘东至样本’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向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传播推广,通过金融智库平台引智引资,推进东至农业全面融入长三角产业链。”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安徽省东至县农村金融创新走在前列,近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东至县政府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首个乡村振兴实验基地,将在东至特色农业产业增值、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三个板块上聚焦聚力。

“乡村振兴必将沿着‘幸福路’飞速前行。”

——国家铁路局局长刘振芳表示。“十四五”期间,长三角铁路建设项目预计投资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新增营业里程4000公里,其中新增高铁3500公里。

吕倩雯 整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