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美国拖延解除制裁不利重回伊核协议 伴飞和拦截俄罗斯军机 北约战机一天升空十次 巴西内阁“大换血”外长防长都易人 钱从哪里来?拜登要对富人增税 美国舆论开始反思“自己错在哪”
第10版:国际新闻 2021-03-31
一篇评论文章引发美国网民热议

美国舆论开始反思“自己错在哪”

《纽约时报》近日刊发一篇题为“中国不再尊重美国了——合情合理”的评论文章,作者是该报外交专栏作家、曾三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托马斯·弗里德曼。这样的主题迅速引爆了美国舆论,并在评论区引发罕见的激辩。令人有点意外的是,这一次讨论的焦点是——美国,到底错在哪?

一针见血 呼吁反思

有意思的是,弗里德曼这篇文章是以喜剧演员对外交政策的观察展开的。“有时候,喜剧演员比任何外交官都更擅长解读外交政策问题。比如比尔·马厄几周前那场有关美中关系的经典吐槽,一下子就抓住了两国之间最令人不安的对比:中国可以搞定大事,而美国则不然。”

“我们从2009年开始每周都在举国搞‘基建周’,但我们什么都没有做……中国看到问题就解决问题。他们修了一个水坝,而我们争论如何为它更名。”弗里德曼写道,中国专注于切实的目标。对于美国的许多政治领导人而言,执政已经成为了体育竞技、娱乐,或仅仅是无脑的“部落政治”。相较于中国领导人对治理的重视,许多美国政治家只是在通过亲民的“表演”来求得胜选。

弗里德曼沉痛地列举了以下事实:美国上一任总统鼓励追随者洗劫了国会大厦;一名国会议员认为,是犹太人操纵的太空激光器引发了森林大火;左翼无政府主义者获准占领了波特兰市中心的部分地区,造成了持续数月的严重破坏……

弗里德曼希望更多的美国人明白,中国专注于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商业和科学实践,并依据政绩选拔官员——通过这些比较,他希望能让美国人从自满和巨大的优越感中觉醒。

网民热议 中美差别

到目前为止,这篇评论文章下方的评论已达到2018条,这个数量即使在《纽约时报》的置顶报道也可谓罕见了。

在编辑部推荐的评论里,置顶的评论是:“如果你想了解美国为什么在走向没落,只需去看看马乔丽·格林的想法就可以了。”马乔丽·格林是美国国会众议员,在去年激烈抨击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多次表示“儿童不应戴口罩”,“戴口罩是压迫性的”。

之后的一条写道,“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不尊重自己。我们正在因毫无缘由地骄傲和傲慢窒息。不仅仅是在中国,包括在全世界,我们作为一个群体被视为自私、不诚实、不尊重、不值得信任的吹牛者。我们的品格比我们的基础设施崩溃得更快。”

在按读者点赞数排序的留言榜里,置顶的是一条写道:“为什么中国要尊重美国?当一半美国人认为科学是一种阴谋论时,这充分表明美国公民已不是最好的人民。美国不需要担心中国,它需要担心自己。”

有一位在上海生活了十多年的美国人写了很长的回复:“自从我来到上海,地铁线路从5条增加到17条。仅仅用了10年多一点的时间,中国的高铁系统就从0变成了世界最大。然而当我回到美国自己家的时候,从高中时就在父母家门前的坑洼还依旧在那……在上海,人们被激励着去改善生活,并坚信明天会比今天更好。当我回到美国,我看到的是一个肥胖和懒惰的国家,不断地回头寻找自己的‘伟大’。”“我希望能像弗里德曼一样对美国扭转局势的能力持乐观态度,但我不这么认为。比起美国的重生,我更相信中国会崛起,尽管这对美国人来说有些悲哀。”

三大暗礁 知易行难

其实,这样的反思不止美国网民。有加拿大读者留言说,美国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停止对中国的轻蔑。“无论你喜欢与否,中国的政府适合中国人民。”“第二件事,是停止维系在亚洲的霸权。二战已经结束很久了,世界在变化,美国也必须变化。美国未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但中国不该是替罪羊,因为美国很久以前就失去了这个光环。这不是耻辱,而是世界人口和经济的转变。”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说过,“自满、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对于美国来说,有一部分人开始反思,是好事。但是,这样的反思能被多少美国人所看到?又能否落实到美国的行动中去?本报记者 杨一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