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书桌上的“普绪赫” 高山流水,友谊常青 韩美林单色开片瓷牛 “茶经壶”与茶文化 最美的“十里红妆”
第21版:民间收藏 2021-03-31

最美的“十里红妆”

◆胡萍

“十里红妆十里长,花轿浪得十里狂,喜糖撒的十里甜,老酒飘出十里香……”这是作家何晓道在其图书《十里红妆女儿梦》里,对宁波十里红妆婚俗场景的生动描述。古时宁波大户人家女子出嫁,陪嫁品及其繁复奢华,大到富丽堂皇的大木眠床,橱柜等内房家具,小到精致细腻的提桶,缠线板等生活用具,无不流光溢彩,美轮美奂。送亲时,抬着嫁妆的队伍,绵延数里,仿佛看不到头,因此,便有了“十里红妆”的称谓。

作为宁波传统工艺“三金”之一的泥金彩漆,是一种以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漆器工艺。泥金彩漆已有7000年历史,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一个红色木胎漆碗。唐代高僧鉴真出使日本,也从宁波带去佛像、生活用具等泥金彩漆作品。这项技艺在明清之际达到鼎盛,《浙江通志》云:“大明宣德年间宁波泥金彩漆、描金漆器闻名中外。”

堆出好花样,嫁个好儿郎。泥金彩漆器物外表具有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等特点,使主人家平添一分热烈、喜庆和吉祥的气氛,且器物图饰层次清晰,立体感强,题材丰富,外加不易磨损、经久耐用,故在旧时宁波乡间很是流行。大凡生活殷实富裕的乡里人家,在男婚女嫁时往往选择泥金彩漆家具及用品,久而久之成为习俗:男方父母娶儿媳,定要做一张大木眠床给儿子;女方家则必置办喜庆的泥金彩漆红妆家具,如箱子、提桶、果盒等。男女双方做的都是竹木器具,完工之后再做外表装饰。以生漆、黄金为主要材料,在木胎漆坯的表面上,采用浮花、平花、沉花技艺,堆塑出人物、花鸟、山水等图饰,再给堆塑贴金、上彩,将原本平淡的器物装饰得富丽堂皇,光彩夺目,成为当地百姓最喜爱的红妆器具。

泥金彩漆有一套独特复杂的工艺流程,全靠师徒口传手授,纯手工制作,共有箍桶、批灰、上底漆、描图、捣漆泥、堆塑、贴金、罩漆、上彩、铺云母螺钿、修边等二十多道工艺流程,制作小器物要几天,制作大器物甚至需要3个月。一位姓胡的年轻工匠告诉我,泥金彩漆最独特的工艺方法为浮花工艺中的“堆泥”,也叫“堆塑”,它是从器物的开窗里面开始堆起来的,不像木雕一样做减法,而是做加法,泥上去以后就要到位,一点点地堆塑出立体造型。一个好的工匠,不仅要具备美术功底,还要有雕塑功底,并且要耐得住寂寞,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投入全部心力,一旦出现一点偏差,就会前功尽弃。从上世纪初开始,宁波乡间的泥金彩漆又曾有过一段辉煌时期,各类作品经常出现在国内外展览会上。然而随着婚庆习俗与日用品材质的变化,传承日益困难,目前仅宁海还保留着这项传统手工艺。

千工床,万工轿,曾经濒临失传的十里红妆,在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金彩漆代表性传承人黄才良的抢救、保护和挖掘下,恢复并提升了泥金彩漆的制作技艺,使其重回人们的视野。2011年,宁波泥金彩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集欣赏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泥金彩漆,不仅是礼品、收藏市场的宠儿,还成了许多新人心仪的嫁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