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地方标准统一编号 310 为古村落注入新生机 青浦商圈为何出现神秘盲盒?
第12版:长三角/示范区 2021-04-27
《西塘宣言》15周年 科学保护大家谈

为古村落注入新生机

本报讯(记者 黄佳琪)“古村落是祖先创造的第一批文化成果,古村落也是我们今天最后的精神家园……”2006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第一份呼吁全社会并联络国际学术力量保护古村落的“宣言”——《西塘宣言》发表,引起了国内拯救传统村落有志之士的高度重视,它所带来的影响力和意义,对推动全国传统村落保护起到引领作用。

昨天下午,传统村落保护《西塘宣言》发表15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宣言诞生地嘉善西塘召开,以“激扬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传统村落科学保护”为主题,融入西塘民俗文化、戏剧文化,展示《西塘宣言》诞生地的历史文化之美。

15年间,在多位文化界专家学者奔走呼吁下,一座座独一无二又面临濒危的传统村落被小心保护、细心呵护,全国已先后认定传统村落达6819个。越来越多曾经凋敝破败但承载厚重历史的传统村落开始焕发新生,不仅留住了美丽乡愁,更传承了文化基因,延续了历史文脉。

此次传统村落保护《西塘宣言》发表15周年国际研讨会系统总结传统村落保护的成功经验,更好挖掘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价值,科学地管理好祖先代代相传的宝贵遗产,再次叩响了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标志着我国保护传统村落已从最初的“抢救性保护”阶段进入到“科学保护”的阶段。

在《西塘宣言》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天津大学教授、博导,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骥才,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教授、博导阮仪三围绕“传统村落保护”开展对话,分享传统村落抢救性保护的成功经验,探讨传统村落科学保护的有效路径和方式方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