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落户仁济医院 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 广告
第7版:上海新闻/广告 2021-04-30

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

即将施行的《上海市中医药条例》有何亮点?

今年3月24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中医药条例》,并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记者梳理发现,这部地方性法规在中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提升中药品质、推进中医医联体建设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本报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胡鸿毅。

建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

胡鸿毅说,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本市的综合性、高水平医院也都有着中西医结合的学科布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上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要求,中医药及时介入诊疗全过程,打出中西医结合救治“组合拳”,取得良好效果,让海内外中医药“粉丝”更多了。

《条例》指出,公立医疗机构都应当将中医药学科建设和人才发展纳入医疗机构整体规划,设置中医药科室,建立中西医协同机制,开展跨医院、跨专业的医疗服务和研究。胡鸿毅透露,在新一轮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中,上海将建立一批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有别于传统的以中医为特色的医疗机构,而是完全将中医学科融入综合性医院的整体布局,这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举措。今后,市民到任何一家公立医疗机构,都可享受到中医药服务。

其次,上海要加大科研院所院校之间的强强联合,多学科助力中西医汇聚创新。去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医西医汇聚创新研究院”。未来,在《条例》的指引下,将打造新型科研机构平台,把中医西医汇聚创新、多学科创新的力量汇聚在一起。

率先建立信息追溯体系

信奉“一人一方”的中药,如何让老百姓放心?《条例》规定,多部门联合采取措施,通过在道地药材产地建设种植基地、建立信息化追溯体系、建立中药饮片质量分级评价体系、完善相关采购政策促进中药饮片优质优价等措施,保障中药品质,让市民能够用上好药材。胡鸿毅表示,《条例》明确了中药饮片生产、代煎服务规范,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质量,在全国率先建立贯穿中药生产、流通、使用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追溯体系。

代煎环节也是绕不开的话题。市中管局、市药监部门和上海中医药行业协会等联合建立代煎服务规范,对医疗机构代煎药服务进行严格管理,对委托代煎的资质规范提出明确要求。通过探索建立相应标准,就能更好确保代煎服务质量,以此保证疗效。该《条例》中还有一条规定引起中医师的热议:医保部门应当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标准。在定价过程中,不仅要体现中医医疗服务的临床机制和技术劳务价值,还要动态调整。胡鸿毅说,前期调研也发现,部分中医诊疗收费项目过于低廉,不仅影响医生积极性,投入与产出的错位更会影响中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因此,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标准,让价格匹配价值,才能让名中医不断涌现,也满足老百姓对中医服务的更高期待。

服务民生彰显上海特色

“上海《条例》应该说是非常具有上海特色的。”胡鸿毅说,仔细研读《条例》,会发现其紧贴民生,相信此次立法可以提高百姓获得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

《条例》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实现中医药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的全覆盖。市中医药管理等部门通过组织中医药专家团队赴社区服务、设立专科专病联盟、在基层建立名中医工作室,加大中医药优质资源服务基层的力度。值得一提的是,《条例》提出建立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胡鸿毅说,中医药要和体育、文化等融合发展,才能让中医药的智慧和价值能够最大限度呈现。两个“全”字,是要让人民都能便利地享有中医药服务,也要求全社会支持中医药发展、产业事业融合发展。

胡鸿毅表示,今后,五个新城建设都将布局各有特色的中医药产业。以奉贤新城为例,奉贤区集聚了一批中医药龙头企业,“一基地三中心”成为上海中医药产业的承载地、创新成果的转化地、标准制定的策源地。东方美谷与张江药谷“双谷联动”,推动上海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将渗透上海的经络末梢,不仅要在医院里体现,更要融入城市、植入社区。首席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