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风雨无阻,在行走中回望党的百年征程 “土”博士瞄准科技前沿“大”问题 争做有志有为的新时代青年
第2版:要闻 2021-05-04

“土”博士瞄准科技前沿“大”问题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真的故事

刘真在指导研究生实验 本报记者 董纯蕾 摄

显微镜下,偏振光闪得发亮,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刘真操作着10微米的细针,小心翼翼地穿过直径仅100多微米的卵细胞,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这位中心当时最年轻课题组长的名字,出现在了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名单上。荣誉面前,甘坐冷板凳的刘真早已宠辱不惊。最近更让他欣喜的,是实验猴全部搬到了松江的“新家”。在G60脑智科创基地里,更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难题等待着这个年轻人去破解。

“土”博士的选择

2018年,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的消息,轰动了全球科学界,这是当年最令人瞩目的科技进展之一。重大突破的背后,是一支自嘲“没喝过洋墨水”的团队,刘真也是其中一员。

时间倒退回11年前,山东潍坊小伙刘真考入了中科院脑智卓越创新中心,加入导师孙强带领的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这是个肯干、要强的小伙子,到博士毕业那年,他已经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关于自闭症转基因猴的研究论文。如此优异的学术成绩,申请国外顶级实验室完全没有问题。

可刘真不忍放弃非人灵长类研究——这是当时中科院脑智卓越创新中心(神经所)重点布局的突破方向,他渴望参与其中,选择留了下来。

核移植技术很“硬核”

绝大多数脑疾病之所以不能有效治疗,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研发药物通用的小鼠模型和人类相差甚远,研发出的药物在人体检测时大都无效或有副作用。而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将为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自1997年全球首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多莉”羊诞生后,科学家们先后克隆出22种哺乳动物,但与人类基因最为接近的猕猴的体细胞克隆技术却一直没有突破。究其根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细胞核移植”这只拦路虎。

“刚开始是在小鼠卵母细胞上练习,差不多连续三四个月每天练习近十个小时。”总算小鼠的基础熟练了,从鼠到猴,基础操作并不需要很大的跳跃,只是猴卵母细胞“去核”更难,又需要一个重新适应和熟练的过程。

猴的卵母细胞不易识别,只有在偏振光照射下,细胞核才能显露“庐山真面”,于是他决定在移除细胞核时借助偏振光设备来实现细胞核的精确定位。正是这样一点点抠技术细节,才有了最终高效率的“去核”操作流程。几年苦练下来,刘真的“去核”成绩稳定在不到10秒1个,“注核”过程仅需15秒就可以完成。

2018年7月,克隆猴宝宝诞生8个多月后,30岁的刘真在中科院脑智卓越创新中心的博士后工作只做了一年就提前出站,被正式聘任为研究员,成为神经所的一名研究组组长。

年轻组长紧盯“大问题”

实验设备很快到位,不到两个月时间,实验室已经运转得有模有样了。刘真的实验室约130平方米,配备了5名员工,每年招1到2个学生。

三年多时间过去了,从一名普通科研人员成长为研究组负责人,刘真的“烦恼”也多了起来:确定课题方向、管理实验室,还有培养学生。如今的刘真,正学着当年孙强教他的模样,带领实验室不断前进。

“大问题”,是深深植根在中科院脑智卓越创新中心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大家都意识到,要有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就要做重要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氛围里,中心在实验室设备、经费方面都给新研究组长很大的支持,且短期没有很严格的量化考核。不过,中心实行着严格的“4+2”考核制度,担任研究组长4年后会做一次考察,涉及实验经费;再过2年,由中心聘请的国际评估委员会进行正式考核,决定去留。

马上就要迎来“期中考试”了,刘真却一如既往的坦然,“创新,永远在路上”。这是研究组的目标,也是这位年轻的课题组长一直所践行的。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