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含义大家都知道了,碳中和的成败不仅涉及一国的生存能力,也涉及到人类家园地球的未来。
马斯克的碳排放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还真的换成了真金白银。据报道,特斯拉在2020年,依靠售卖碳排放积分,获得了15.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是年净利润的两倍多,可以说特斯拉卖碳积分比卖车还赚钱。
马斯克不仅造新能源汽车还利用出售碳排放积分实质性来盈利,这值得充满造福人类情怀的中国企业学习。因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后就是各个国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我们知道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性难题,中国碳减排任务十分重大。2019年,中国碳排放全球占比约29%,占比第一,其后分别为美国(15%)、欧盟(10%)、印度(7%)、俄罗斯(4%)、日本(3%)。当前,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成为全球竞争的重要筹码。
对碳排放作用巨大的就是当前的能源转型,考察能源转型成功的标准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评估,一是能源利用效率,二是能源密度。
能源密度是反映每百万美元GDP的能源消耗量。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体会:把能源当作钱。支票、百元大钞、一元硬币它们的能源密度是不同的。同样去买一万元商品,用支票只要一张纸,一百元现钞要一摞,用一元硬币则需要63公斤!用这样的比喻来看各种能源密度就容易理解了。同样驱动车辆跑一段路程,汽油的能量密度高于电池,电池高于氢能源,这样的简单类比能看到各类汽车驱动能源的短板。
再看同样是电池,锂电池和氢能源燃料电池都是利用电,但锂电池是直接用电,而氢还需要通过电转化而来,因此氢作为二次能源,能量利用效率肯定是低的。这也是马斯克放弃氢能源的主要原因。
我们再来看不是高空风能发电的风能发电。2005年,中国风电行业在起步落后十年的情况下,开始发力,用5年走完欧美国家15年历程,成为如今的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但近两年,关于风电的批评声不断,尤其是一些西方学者成立反风电组织,不断强调风电是垃圾电,影响生态。以往的风电强国瑞典、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开始大面积拆除自身的风电设备。自然界的能量或者说地球得到的能量是守恒的,风力被转化为电力,那风自然就少了。量变到质变,自然就会产生作用。另外,风力发电,大小不受控制,时大时小。要知道,并入电网的电力资源必须是非常稳定的,对于这种非常不稳定的风电,电网根本无法承载,也不敢运输。因此,是时候把绿色能源发电的产业化研究放到高空风能发电领域了。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