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好《录用意向协议书》后,睿睿和妈妈击掌相庆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还记得4月2日本报报道的那群在花店实习的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少年吗——在黄浦区局门路上的“益+公益阳光花店”,乖巧的女孩睿睿偏爱粉色,完成一束“少女风”插花,会兴奋地手舞足蹈;帅气的男生小林有着良好的艺术感觉,完成一张复杂的“钻石贴画”对他而言毫不费力。昨天,不仅他们笑了,父母也欣慰地笑了。黄浦区残联、黄浦区教育局、黄浦区人保局联手举办特教中职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睿睿和小林都与企业签订初步《录用意向协议书》,6名学生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他们也成为该校首届职业教育特教学生中最早走向社会的幸运儿。
“1997年,我在一些跨国公司遇到过残疾员工,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夏海权坦言,招聘这些特殊员工,既要有理念支持,更需政策上的配合。绿植养护、资料整理复印、会议室保洁、仓库整理、手工操作……经外服发动和牵线,9家企业带来了适合残疾人就业的14个岗位。“有人可能不能像正常员工一样长时间工作,这就需要将工作拆分,为残疾孩子走出家门努力创造条件。”黄浦区残疾劳动服务所所长沈仁慧说。
“她是一位爱美、活泼开朗、不怕吃苦的自闭症女孩,自身的努力也感染着周围的人,只要给予阳光和机会,她一定可以过上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在为女儿准备的简历上,睿睿妈妈这样介绍女儿。看着女儿在就业协议书上写下名字,她的眼角写满喜悦。这在几年前,还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睿睿,要不要来花店上班呀?”“要!”对于旁人的问题,这个从小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姑娘并不一定会很快回复,但面对花店姐姐的邀约,睿睿的声音格外响亮。“睿睿做事特别认真,技术上进步也很快,还考出了技能证书,实习的时候,大家就很喜欢她。”润一社区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郑重说。
校长许悦介绍,从2017年起,上海启动了面向特殊孩子的职业教育2017年黄浦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转型并更名为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与华东师大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共享师资。首届毕业生中,孩子们患有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精神障碍、智力障碍、脑瘫等多种疾病。沈仁慧介绍,区残联为每名学生定岗定流程,保证学生能适应、胜任岗位。经各方努力,黄浦区残联阳光家园、五里桥街道益空间阳光花店、社区图书馆和面包店成为学校的四个实习基地,为睿睿、小林们走向社会,提前开启了通道。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会与学校进一步沟通,商讨是否可以把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中去。 首席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