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着陆器与“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最大平原乌托邦平原(Utop ia P lanitia),中国成为第一个一次性完成火星探测三步走的国家,中国航天新时代再添新篇章。
上海科技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午联合发布4D科幻动画片《荧火》的首支概念先导片(见图),以“我们都是荧火,我们终将点亮星河”祝贺中国火星探测、人类深空探测再进一步。
兼具科幻科普
去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上美影与上海科技馆随即联合启动4D科幻动画片《荧火》项目。双方明确发挥各自优势,要打造一部“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胸怀宇宙”的优秀科幻动画片。
这是上美影第一次尝试4D科幻动画片。作为探索科幻动画题材重要的一小步,该片将试图展现中国航天员探索火星的勇敢、无畏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为“火星热”这一时代话题和题材创作一部基于科学,但充满想象、具有审美亮点的作品。
科学故事并重
在科幻现实主义风格定位下,同时考虑到影片所面向的青少年群体,为了夯实《荧火》的科学性,项目组特别邀请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指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学者、科普作家等担任本片的科学顾问,同时花了大量时间进行前期调研和策划工作。
除了科学性,如何“讲好未来中国宇航员寻找火星生命的故事”,也是《荧火》可看性和可信度的重要挑战。故事设定在本世纪中叶,火星载人探测技术日趋成熟,宇航员被送往火星的不同地区勘探环境并寻找人类移居火星的可能性。影片主要讲述了两名中国宇航员历经艰险,互相扶持,寻找火星生命的故事。
探索星河之美
为了提升艺术表现力并呈现最佳效果,导演陈波特别邀请到油画艺术家、独立动画人李鑫共同参与概念先导片的制作。以宇宙起源、星云变幻为主题,首次尝试逐帧油画动画立体化呈现的表现方式,逐一分层绘制,隐喻了宇宙与生命的关系。片名“荧火”的字体设计则由水墨艺术家顾永江完成。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中国探月工程标识设计“月亮之上”和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标识设计“揽星九天”。陈波介绍道,片名《荧火》寓意面对浩瀚宇宙,人类无比渺小,但探索宇宙的先行者就如荧火,微弱而执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勇敢无畏、坚持不懈,人类终将点亮星河。
据悉,全片目前已经进入中后期包括渲染效果的加强和音乐声音的设计,以期尽可能还原真实的火星地貌和声场环境,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成片制作,将在上海科技馆首映,后续将在全国其他科普场馆及平台与观众见面。首席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