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玉红)上海有1.3万个物业小区、有近800万户居民家庭,未来都将拥有一张健康度画像。昨天,记者从上海市房管局获悉,科技赋能,小区物业管理将主动融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着力解决住宅小区内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
“推进物业管理数字化转型,上海各个物业小区都将有一张健康度画像。”上海市房管局局长王桢介绍,这张画像将利用物业服务热线平台、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等多年来积累的海量数据,客观、真实、动态、全面,多维度来描绘住宅小区的运行情况,精准定位小区管理哪些方面比较规范,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
这张画像如何描绘的?王桢说道,画像指标包括小区安全、服务质量、业主自治、社区共治等300多项指标,精准寻找小区存在的各类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小区,画像也将紧盯不放,对小区实行动态监测。上海将各项指标较差、问题多发的小区,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各级部门将开展专项检查,增加日常监督检查频次,督促小区物业做好整改。
同时,上海深度运用神经元及物联感知等智能化设备,建设多个智慧管理应用场景。目前,静安寺街道已完成房屋信息采集、部分物联感知设备地理信息落点上图,形成神经元和传感器分布图,包括房屋主体结构震动、水表、烟感、超声波车感、井盖、水浸、门磁等传感器,相关状态已与市物业系统实时联动,实现远程智能化管理。
针对小区高频发生的问题,上海市房管局从投诉量、社会关注度、涉及公共安全等角度,梳理出包括损坏房屋承重结构、群租、违规占用消防车通道等18个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事项,逐步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联动平台,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劝阻、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不断提升管理服务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住宅小区内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