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宁
这个周末的上午有点特别,上海从科技馆门口一场盛大的红毯秀中醒来。站上红毯那一端,手捧鲜花的,不再是脂粉浓重、盛装艳丽的明星网红,而是一位位庄重素雅、由内而外散发着创新气息的老中青三代科学家、青年科创者和充满着对科学向往的青少年们。自2015年开始,为科技工作者举办一场盛大的风采秀,是上海科技节开幕的保留节目。
从以张文宏、郑军华为代表的上海抗疫医学团队,到“大国工匠”代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特级技师胡双钱;从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到世界首株“节水抗旱稻”发明者罗利军。走上红毯的,还有致力于彻底击退乳腺癌的研究者邵志敏,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我国抗体和大分子蛋白质药物的分子设计者冯辉,以及满脑子十万个为什么的少年“爱迪生”们……
从来没有一条红毯,如此“上天入地”又贴近衣食住行;从来没有一条红毯,用最闪亮的追光灯追逐着,默默无闻却把名字印刻在美好生活中的“明星们”;从来没有一条红毯,用尊重科技更新着人们的认知,用崇尚科学唤醒着更多有意义的兴趣。而在上海,就有这样一条热闹非凡、星光熠熠的红毯,为科学家铺就,来自普通市民的掌声,为创新者而雷动。红毯是舞台更是平台,让普通民众与科学硬核激情碰撞,为民众推开了科学大门,更为科学家精神走向大众开启“星光大道”。 (相关报道见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