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玉红)白蚁进入蓝色的饵桩,远程实时型白蚁监测系统会自动报警。昨日,上海市首个白蚁防治科普教育基地揭牌,现场展示一个5G白蚁监测控制技术演示模型,并已在徐汇区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试点安装了500个饵桩。
每年4-7月是上海市白蚁高发期,近期尤是乳白蚁的出飞期。为传播科学防治理念,提高全民科学防治意识,上海市物业中心党组织与上海徐房绿化有限公司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筹建了上海市第一个白蚁防治科普教育基地,并于昨天揭牌。据悉,远程实时型白蚁监测(5G饵站)由地下白蚁监测装置(饵桩)、网络中继站和互联网终端等构成。
在白蚁防治技术展示室,一个白蚁监测控制技术演示模型格外醒目。记者看到,建筑群四周的草坪上,每隔一米埋着一根蓝色椭圆形塑料桩,给这片建筑群拉上一道坚固的地下防护网。“别小看了这个地下装置。每根饵桩里面有一根松木条,这可是找寻白蚁踪迹的关键。”徐房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敏荣介绍道,这根松木条饵料上有“大文章”:内部被掏空,放进了感应颗粒。一旦出现白蚁啃食了部分松木饵料,感应颗粒就会掉落,智能线路板就能准确感知到。此时,装置顶端安置的一块电子发射器,会通过5G无线信息传输,就能将监测到的报警信息传输到附近网络中继站上。
据悉,这一5G智能放置系统,已经在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试点。在永嘉新村周边草坪上,每隔三五米埋下一根饵桩,共设置了500个。在周敏荣手机的页面上,有一款实时监测App,显示了永嘉新村500个饵桩的运行情况,有452个正常运行中,有11个饵桩已经灭杀白蚁,25个饵桩内正在灭杀白蚁,有12个饵桩处于失联或丢失状态,没有报警饵桩。一旦出现报警信息,工作人员点击地图,就能查到具体报警饵桩的位置,只需向报警饵桩内投入药物,就能对饵桩内的白蚁精准灭杀。
白蚁防治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工作,是保障房屋住用安全的重要措施。上海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樊好介绍,每年4月到7月是上海白蚁的高发期,截至2021年5月20日,上海市房屋白蚁灭蚁量为2440户,比去年同期的2873户下降15.07%;12345等热线共接到白蚁防治咨询投诉电话1321个,与去年同期的1193个相比上升了10.73%。
近期,上海“随申办”、住宅物业网以及上海物业微信公众号上公布54家白蚁防治单位联系方式、收费标准,方便居民线上、线下寻找白蚁防治企业,了解防治知识,提升居民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