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让 徐汇滨江将建青少年科创体验中心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产品47 让国人用上中国人研制的好药
第6版:上海新闻 2021-05-24

让国人用上中国人研制的好药

——记中科院院士、上海药物所药物化学家陈凯先

陈凯先(左二)在指导学生实验

夜色渐浓,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一间实验室还亮着灯,这是中科院院士、药物化学家陈凯先还在忙碌。年过古稀的他,最大的愿望是——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让中国人用上中国科学家研制的好药。

学成报国是很自然的事

今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是新药研发的必备过程,可在40多年前,国内在这个领域还几近空白。那时,考取了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生的陈凯先,被派到吉林大学学习量子化学。没想到,上第一堂课,他就吃瘪了,“老师一句话没说,就用英语出了道线性代数题。我没学过,连题目也看不懂,只能交了白卷。”之后一个多月里,他废寝忘食,硬是靠课余挤时间自学,补上了这门基础课程。

在国内读完博士,陈凯先被选派法国开展访问研究。他克服语言不通和工作环境不熟悉的困难,发表多篇论文,为抗肿瘤药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回国时,陈凯先的行李里,有一台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计算机,那是为药物所购买的,要靠它来开展药物设计领域的研究。中国驻法大使馆教育处请他为留学生讲讲为什么选择回国,他淡淡地说:“我觉得学成报国是很自然的事。”

把国家需要放第一位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祖冲之路园区,大门口有三棵郁郁葱葱的罗汉松,那是上海药物所东迁张江、成为“药谷”首位“创业者”时从浦西原址移植来的。

1999年,上海市的分管领导和浦东新区领导找到陈凯先,希望上海药物所能整体搬迁到张江。可那时,张江建设总体还不成气候。而上海药物所原先坐落于岳阳路中科院的“大家庭”,有人担心今后张江孤军奋战,该如何发展?还有更现实的问题:孩子上学、上下班交通……“困难确实很大,但我们认准了一条道理——把国家需要放第一位。”陈凯先拜访所里的老前辈,召开多次座谈会,最终获得大家支持。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也成为第一家整建制搬迁至张江的国家级生物医药核心研究机构,对张江吸引更多机构落户起到强大的示范效应。

药物所东迁张江后,药物代谢研究中心、中药创新中心等如雨后春笋先后在张江拔地而起,生物医药创新研发的技术链与国家创新药物研发技术平台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同时,上海药物所自身也在张江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快速发展。

小药片事关人民福祉

陈凯先回忆,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90年代,国内药物研究和医药产业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我们生产的药品绝大多数是仿制国外的产品”。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无偿仿制药品成为“过去时”。加强自主研发,成为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华山一条路”。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研究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酝酿布局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陈凯先牵头起草把新药研究列为重大科技专项的建议书,并征集了百余位两院院士署名支持。“当时也有一些专家不赞成,认为小小的药片凭什么进入重大科技专项?可在我看来,药片虽小,却和人民的福祉息息相关,也和国家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生物安全息息相关。”他坚定地说。

此后,陈凯先担任《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和技术副总师。专项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高分答卷——中国原先位于新药研发的世界第三梯队,如今已来到了第二梯队的靠前位置。

这位同行眼中的“战略科学家”并不服老,下一个目标已摆上案头:到2035年,新药研发要实现从“模仿式创新”到“原始性创新”的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