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杨珍 放弃留校钻进甲鱼塘 三地千余事务 如今一地可办 网红桥串起沪苏打卡点
第11版:长三角/示范区 2021-06-08

杨珍 放弃留校钻进甲鱼塘

挖甲鱼蛋、查看孵化及母鳖生长情况……这段时间,正是甲鱼繁殖孵化的时节。在嘉善县大云镇美华水产养殖场里,负责人杨珍忙个不停。

10岁那年,杨珍的父母搞起了甲鱼养殖。耳濡目染之下,杨珍也渐渐对甲鱼的养殖技能有所了解。2003年,她考入浙江农林大学,离开了家乡熟悉的甲鱼塘,这让她的父母很是自豪。毕业时,由于成绩优异,杨珍被学校留用工作。然而半年后,她却做出了一个决定:辞职回家乡,接过父母的接力棒。就这样,一名女大学生钻进甲鱼塘,成了一个地道的女农人,在养殖场里开始了新的奋斗。

杨珍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中华鳖养殖、繁育技术提升和网络品牌销售。她笑着说,“简单来讲,就是我承包了一个大鱼塘,成了这个鱼塘的主人,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的样子?”然而事实上,当时许多人并不理解杨珍的这个决定,觉得放着大学里的“金饭碗”不要,回家乡“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不务正业。

虽然不是毫无经验,但杨珍坦言,刚接手甲鱼塘的日子并不好过。“我见过凌晨1点到夜里12点所有时刻的嘉兴。为了养好甲鱼,我满心思研究良种繁育,学习甲鱼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从女孩子变成了女汉子。”

所幸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杨珍打响了“华神鳖”品牌,养殖场面积从最初的4亩扩大到了350多亩,年产4-10年的老鳖6万多只,苗种100多万只,客户遍布全中国,每年向上海、杭州等地销售的生态鳖数量达到几万只。

地处示范区,杨珍也切身感受到了一体化带来的好处。“我们是一家水产养殖企业,养殖用水都来自自然河道,所以说水质的好坏对我们影响很大。”水环境综合治理是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一步,如今三地治水从单兵作战转向握指成拳,为居民、企业都带来了益处。

“我们农创客有句口号:‘我骄傲,我是农创客。’这些年,让我骄傲的,不仅仅是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与荣誉,更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我们这样的农创客,回到了家乡,为改变家乡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杨珍动情地说道。回乡创业13年后,杨珍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黄佳琪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