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杨梅汁 草亭杂咏 人间真味(中国画) 端午节与生命救助 为群众的菜篮子服务 艾蒿香  艾蒿情 “为衔春色上云霄”
第12版:夜光杯 2021-06-14

端午节与生命救助

翁敏华

端午节,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端午划龙船、吃粽子都与屈原有关。南朝·梁《荆楚岁时记》载:“屈原以是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舟楫以拯之,今之竞渡是其遗迹。”说得再清楚不过:人们快速划船,就为去拯救屈诗人的性命。《续齐谐记》载:“屈原,楚人也,遭谗不见用,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这就成了粽子的来历。唐诗人刘禹锡《竞渡曲》:“湘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说的是:当“灵均(屈原字)”的诗歌不再,人们就唱着“哀谣”、“振”起船“楫”去竞渡了。端午竞渡、裹粽的传统,与屈原离开人世的历史一样长。端午又名“龙船节”、“裹粽节”、“诗人节”,正与此说相关。

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人们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动力何在?

追根溯源,我们看到:这原是一场打捞生命之举,是去赶一场生命救助之约。拯救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命之举,两千余年了,还在继续!人们当然知道屈原早已不在了,然作为具有丰富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的节日仪式,竞渡、裹粽活动却留存了下来,告诉后人:这里曾争分夺秒地拯救过一个生命;生命救助是人世间的头等大事。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历史文化长河中,守护、救助人的生命,一直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端午节就是一个关乎生命、崇拜生命的节日。

端午的应节戏《白蛇传》,敷演白娘子许仙的婚恋故事,其中也有生命救助的内容:喝雄黄酒现原形后,为救活昏倒在地的许仙性命,白娘子出生入死,上仙山盗草,“轻装佩剑到仙山……我盗不回灵芝草誓不回还!”各剧种在演这一情节时,展现的都是武打的惊险,紧锣密鼓,告诉观众:觅药救命就是与时间赛跑。

这样的生命救助精神,我们在这一年多的新冠抗疫战斗中,又一次看到了它的闪光。高铁餐厅里坐着过夜的老专家,除夕夜逆行奔赴武汉的医护人员,快速建造各色医院的工人,夜以继日研制疫苗的科学家……日前网上有一组照片:广州荔湾中心医院的一位护士,刚把防护服脱下,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她全然湿透的内衣背影;她的长时间浸泡在消毒水里的双手,已发白脱皮,纤纤十指起皱得不成样子。又有志愿者的请愿书,有的说自己擅长做什么工作,有的说自己“24小时通宵值班也可以”。他们这样不辞辛劳、拼命奋斗,一切都是为了守护生命、救助生命啊!从除夕到中秋,他们有多少个节日没与家人团聚,舍小家为大家,眼看又得辛苦操劳过端午了。让我们向抗疫英雄致敬!让我们齐心协力、互相配合,打胜这一抗击新冠肺炎的持久战。端午节里救助生命的传统文化精神,将会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