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杨梅汁 草亭杂咏 人间真味(中国画) 端午节与生命救助 为群众的菜篮子服务 艾蒿香  艾蒿情 “为衔春色上云霄”
第12版:夜光杯 2021-06-14

“为衔春色上云霄”

——有关瞿秋白烈士的往事

钱虹

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博士研究生期间,曾听导师王铁仙教授谈起过他的大舅瞿秋白烈士的往事。王老师是研究瞿秋白的思想和著述的专家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及瞿秋白烈士的后人,就开始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瞿秋白研究的论文,其成果不仅成为全面认识、研究瞿秋白的思想和文学成就的奠基石,而且具有学术研究的理性精神、理论含量与学术价值。

王老师的母亲瞿逸群女士即瞿秋白烈士的胞妹,比他小2岁,排行老二,虽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但少女时期家道中落,生活陷于困顿之中:其母亲金衡玉,因族人谣诼不断撇下儿女而自尽身亡。瞿秋白投身革命后,作为长女,生性刚强的她,豆蔻年华便携两个弟弟(即坚白和景白,他们后来都受到长兄瞿秋白的影响而投身革命,并先后成为革命烈士——笔者注)投奔远在浙江杭州的四伯父。寄人篱下,姐弟相依为命,她在艰难困苦中将两个弟弟抚养长大。后嫁给诸暨乡村的一位语文教师。她虽身为女子,未受过正规教育,只在幼时学过《千字文》《幼学琼林》之类的启蒙读物,却能断文看书。这一习惯她一直保持到生命的终点。临终那年,她笑着对儿子说:“我一生一世就是喜欢看书,从书里得到许多安慰。”

其实,她在书中岂止只是得到心灵的慰藉,爱看书更使她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性格坚强,“傲骨珊珊”。比如,对于长兄瞿秋白,不管十年动乱中受到多大的诬陷,她始终坚信兄长的清白与无辜。

瞿秋白烈士不仅是中共早期杰出的领导者和政治家之一,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现代作家和诗人,比如他在“五四”初期就发表了关于抒写访问苏联实际观感的报告文学《赤都心史》;1923年底写出了充满豪情壮志的革命诗作:“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这既是写给未婚妻王剑虹的“情诗”;也是抒发投身革命无私无畏的誓言。上世纪30年代初,瞿秋白为了提倡文艺大众化的主张,身体力行,在紧张的革命工作之余和十分有限的时间内,努力向民间艺人学习,写下了许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通俗歌谣,比如有一首长达168行的《东洋人出兵》,有沪语和北方话两个版本。上海话的《东洋人出兵》第一段:“说起出兵满洲格东洋人/先要问问为仔啥事情。/只为一班有钱格中国人,/生成狗肺搭狼心,/日日夜夜吃穷人,/吃得来头昏眼暗发热昏。/有仔刀,杀工人,/有仔枪,打农民,/等到日本出兵占勒东三省,/乌龟头末就缩缩进,/总司令末叫退兵,/国民党末叫镇静,/不过难为仔我伲小百姓,/只叫做,拿伲四万万人做人情。”这首民间歌谣,是他提倡文艺大众化运动身体力行的实践成果,当时受到许多左翼作家的赞扬,在中国现代文学走向民间、深入大众的过程中起到了领头的示范作用。

王老师说,瞿秋白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有四分之一时间在上海工作和生活。1923年1月,瞿秋白跟随陈独秀从莫斯科回国。不久,陈独秀写信给胡适,希望他把瞿的《赤都心史》推荐给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答应了,还想介绍他到商务印书馆去当编辑,做学问,但瞿秋白却婉拒了,说他已决定到正在筹备中的上海大学去任教,虽然“薪俸是极薄的”。瞿秋白在上海大学先任学务长(教务长),后任社会学系主任,教《社会哲学概论》等课程。他中西贯通,引经据典,学生们都喜欢听他的课。教室里常常挤满了人,窗外和门口站满了慕名而来的其他系的学生。当年听课的学生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施蛰存先生曾写过一首诗,其中写道:“滔滔不绝瞿秋白,……当时背影未曾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