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东魁杨梅
罗幔栽培技术为杨梅优质丰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扫描二维码探访杨梅种植地
现在扫码购买提前享直播价
左手送一粒酸爽解暑的“乒乓球”杨梅,右手挖一勺从舌尖甜到心头的8424西瓜,大啖美食的夏天,还怕什么酷暑难当,怕什么梅雨湿热?别问感觉怎么样,问就是:“太爽了!
每年的6月,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总有两样美食如约而至:杨梅和西瓜。为什么在众多瓜果中,黄岩人对这两样情有独钟?当然是因为黄岩人特别擅长栽培杨梅和西瓜。6月18日晚上7时30分,黄岩老乡就要带着他们特别骄傲的杨梅和西瓜来上新民亲选直播啦!去年6月曾经在黄岩杨梅专场直播中剁过手的吃货们,对大如乒乓球的杨梅“王中王”一定记忆犹新,这次的直播也千万不要错过哦!
黄岩的杨梅为什么好?
首先,可以看一下全国杨梅的种植情况。有句老话叫:“世界杨梅出中国,中国杨梅数浙江,东魁杨梅源黄岩。”在我国所有杨梅园中,最集中的品种当数个头最大的东魁杨梅,而东魁杨梅的发源地正是台州黄岩!
上世纪50年代末,黄岩东岙农户发现一株树龄高达120余岁的杨梅树果实个头大如乒乓球、色如玛瑙、风味甘甜不酸涩,品质优越。1979年,现代著名园艺学家、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吴耕民取黄岩东岙杨梅为杨梅魁首之意,把它定名为“东魁”。此后,“东魁”名扬天下,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杨梅栽种总面积的40%以上。遍布全国各地的“子子孙孙”,都是从黄岩这棵东魁杨梅功勋母树的枝条嫁接繁育而来。吃都吃了,当然要吃原产地的!
其次,黄岩农户独创了罗幔栽培技术,即在杨梅成熟采摘前50天,用罗幔把杨梅全身包裹起来,相当于让杨梅住进蚊帐里。这是杨梅栽培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既防虫又防蝇,杜绝食客对食用杨梅最担心的果蝇问题,还能让杨梅远离农药污染,成为真正的“绿色”杨梅。同时,这一做法还能降低不良气候对杨梅果实的影响,使杨梅优质果率提高20%以上,产量提高20%左右,亩产值比普通杨梅高4.5倍,真可谓是对农户和消费者双赢的好事。
再加上黄岩地势多山,水土涵养好,自然环境独具优势,是全国首个“中国气候生态区”,又有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长潭水库,因此,特别适合农作物种植,拥有杨梅、枇杷、蜜橘、茭白和紫莳药等5种农作物的“中国之乡”称号,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
正因如此,黄岩种植的约8万株罗幔杨梅荣获“中国十大精品杨梅”称号,尽管市场价要比普通杨梅高一大截,仍然供不应求。不过,6月18日晚上7时30分来新民亲选直播,不仅笃定买,还能买到低于市场价的优惠价!5A级和7A级杨梅每盒(净重量3.5-4斤)售价仅为178元和208元,比市场价便宜了90元!
说完了杨梅,黄岩人种植的西瓜也不能错过哦。
在我国的西瓜产业中,黄岩人有着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
在黄岩有一句名言,叫“追着太阳种西瓜”,说的就是勤劳的黄岩农户将独树一帜的西瓜种植技术带到了全国各地,遍布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甚至还走出国门,到缅甸、老挝、尼日利亚等国家包地种瓜。根据今年的一项统计,从1983年黄岩5位农民赴上海租地种瓜至今,黄岩外出瓜农队伍人数已逾4.3万,种植面积57万余亩,西瓜年销售产值50余亿元,人均产值10余万元。全国市场上每卖出10个大棚西瓜,就有7个是黄岩瓜农在各地种植的。
仅在上海,就有2000名黄岩人种植了3万亩西瓜,接近上海西瓜种植面积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南汇8424西瓜的成功,离不开在沪黄岩瓜农的汗水。
6月18日新民亲选直播返场的南汇8424西瓜,就是黄岩瓜农中的佼佼者——越亚合作社理事长应雄推荐的。他不仅是黄岩区在外创业“十佳青年”,还是上海“十大评瓜师”之一,越亚合作社种植的8424西瓜因为口感甜、脆、松,少有白籽、空心和僵块,多次在上海和浙江的评比中荣获金奖。此次直播中,越亚的精品8424西瓜将以低于市场价的特惠价回馈广大新民晚报的忠实读者和新民亲选的粉丝们,一只装(重约9斤)售价60元,两只装(每只8斤左右)售价110元,分别比市场价便宜了20元和30元,错过真的可惜!
除了杨梅和西瓜这两大拳头产品,在直播中,黄岩西红岩溪生态茭白、烧仙草、秘制卤牛肉等美食都将返场销售,非常适合端午前后佩戴的“中华老字号”沈宝山中药非遗香囊也将首次亮相。此外,作为“中国模具之都”,黄岩的小商品制造也是极具优势,新民亲选精选夏季最适合的便携式不插电冷藏箱在直播间登场,暑假打算露营的亲们赶紧下单吧,在野外能不能喝上一杯冰镇快乐肥宅水,在此一举啦!
最后,老规矩,为了便利广大不方便蹲直播的读者可以随时下单,现在起就可以在新民亲选的小程序里自助下单啦。团购客户联系人:孟老师(13501600171)。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