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精选之笔 晖影横斜弄堂深(剪纸) 鬼仔戏 为红色基因立个铭牌 荷花的三个断想 一炉篆香意正浓 棋子墨绿
第16版:夜光杯 2021-07-12

鬼仔戏

蔡旭

儿时最爱看“鬼仔戏”,它的雅号叫“单人木偶”。一条扁担,就可挑起一个戏班。一张方桌搭起的舞台上,杖头木偶们演绎着悲欢离合、金戈铁马与喜怒哀乐。

一座村庄端坐在台前。让一口方言俚语与诙谐唱腔,掀起一片片笑浪。

那时,我和小伙伴的兴趣不在台前,而在台后。

幕后只有一个人。生、旦、净、丑是他,唱、做、念、打是他,吹、拉、弹、唱还是他。出神入化的表演,令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60年过去。我回到粤西故乡时,又听到了鬼仔戏的锣鼓声。

我不禁穿过熙攘的人群,绕到台后偷看。

表演者竟是我的童年玩伴。他已是木偶名艺人,听说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呢。

我们的眼光相碰时,我发现正深情吟唱的剧中人的手,意外地抖动了一下。两头白发在鉴定着,我们都老了。濒临失传的鬼仔戏当然也老了。不过,令我最高兴的是,在我童年玩伴手中,鬼仔戏又继续了年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