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炎蒸如许觅清凉
第20版:新民手绘 2021-07-22

炎蒸如许觅清凉

手 绘/ 邵晓艳

二十四节气

7月22日22时26分

一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今天正式进入大暑节气。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大暑意指炎热至极,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酷热多雨、高温潮湿是主要的天气特点,“桑拿天”也是江南一带的常态。

大暑时节,副热带高压通常会控制我国南方大部,江南、江汉、西南地区东部、黄淮等地高温频繁,还容易出现伏旱;而北方地区此时却是多雨的时候,华北、东北等地此时正处于“七下八上”的主汛期,往往强降雨频繁。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大暑时,萤火虫孵化而出;二候土润溽暑:此时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节,因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经常有大的雷雨。

大暑乃炎,热之极也。上海作家马尚龙说,度酷暑孵空调,对现在的人来说是一种享受,但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往往会牺牲掉一些传统的民俗乐趣。比如,搬个椅子到小区空地上乘风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暑气逼人,坐在凉风习习的客厅里,或追剧或看球,这才是现代人最惬意的消夏图。

绿豆汤是上海人始终不变的度夏“标配”。从前,家庭主妇会在下午烧上一锅碧绿的绿豆汤,自然放凉,待夜晚乘风凉时享用。在马尚龙看来,上海人家的绿豆汤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最简单的绿豆煮水熬成汤,或加白糖或加冰糖;二是百合绿豆汤;三是在百合绿豆汤里放进一小撮熟糯米饭,甜甜的,糯糯的,凉凉的,沁人心脾。

现在极少有家庭自制“琼脂玉液”冷品了。马尚龙介绍,以前琼脂在中药店和南货店都有卖,晒干后像粉条状,一条一条的,买回家后放在水里浸泡软化,放在糖水里煮熟。将琼脂捞出后,糖水不用多久就会凝结成固体状,再改刀成小块状,或加入酸梅汁,或放在冷却的绿豆汤里,吃起来别有风味。可惜,现在很多上海小囡没有尝过这般消夏美食了。

大暑正伏天

大暑时节所在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通常是上海一年中天气最为炎热、气温最高的时段,常年平均气温为29.3℃,平均降水量为92.7毫米(徐家汇站为代表,以7月22日至8月6日计)。同小暑相比,气温和降水量都有所上升。这也反映了上海“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在大暑时节,平均会出现5个左右35℃以上高温日,更有甚者,2003年和1926年的大暑节气每天都是高温日。除了高温天数增加,高温强度也有所增强。2013年的大暑时节出现过40.6℃的极端最高气温。

俗语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究竟谁更热?从全国范围来看,大暑和小暑间经常“没大没小”。有些年份里“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有些年份则是“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但从气象大数据来看,整体仍是大暑热得更胜一筹,尤其是在长江流域的一些城市获得“碾压性”胜利。

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对雨的渴望更为迫切。在江南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天雨丰,粮丰棉丰”等说法,指的就是在这炎热时节,滴雨似黄金。除此之外,民间还有送“暑船”、喝“暑羊”(羊汤)、斗蟋蟀、饮伏茶等习俗。

今天,你喝“度暑粥”了吗?

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有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等,这些食材都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助人们安度盛夏。

补水有讲究

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在如此燥热的天气下该如何健康养生呢?

岳阳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范代丽首先提醒大家:小心中暑!“当你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应立即至通风处休息,多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怎样预防中暑?范医生的建议是: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

范代丽说,传统消暑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白开水。需要提醒的是,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饮水过多,殊不知这样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所以,炎热季节,渴极了应先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

此外,大暑时节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即使大汗淋漓也不能解热,很容易中暑。因此,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可以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策 划/ 沈敏岚 王欣 朱晓昆

文 案/ 王蔚 马丹 郜阳

编 辑/ 钱滢(王+乐)

手 绘/ 邵晓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