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射击馆到跳水馆,再到赛艇场,昨今两日,上海健儿在东京奥运赛场上,刮起一股夺金旋风。今天上午的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中,陈云霞、张灵与队友携手,划出世界最好成绩,拿下沪上选手在东京的第3枚金牌。加上昨日夺金的姜冉馨和陈芋汐,申城力量在东瀛跳出了一段名为青春的舞蹈。
谁说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缺少冲劲?年轻的申城奥运健儿,正用努力、坚持与付出,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风吹日晒,乘风破浪,这是陈云霞和张灵的日常。日积月累的训练中,皮肤黑了、手掌磨破了……累是肯定的,但两个上海姑娘无怨无悔,只因内心的奥运梦,“习惯了,感觉这样没什么不好,这是青春的美。”她们明白,只有经历过风雨的锤炼,那一朵朵小花才会迎来怒放的时刻。
年少时的姜冉馨心神不定,被母亲和老师送去参与射击训练,不料一打就打到了现在,“训练中可以几个小时不讲话,专心练动作”的毅力,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还没开打便因为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却依然不愿意放弃,最终靠着一块巧克力,拿下了满意成绩的坚持,是所有年轻人迈向成功的基石。
两岁半随父亲走进体操房,六岁转练跳水,小小年纪的陈芋汐曾一次次横着身体砸入水中,教练训着,女儿哭着,一旁的妈妈心疼不已,但面对打道回府的提议,小囡却坚定地摇着头,“不走,再试试,我可以的。”靠着这股倔强,陈芋汐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惧、生理上的伤痛和内心的起伏,圆了3岁时许下的奥运金牌梦。风华正茂的岁月里,总要有些独特的倔强,这是人前进的动力,也会是最好的回忆。
四个上海小囡经历辛苦,害怕,受挫,病痛……用不躺平,不放弃,不认输的行动和“我一定能行”的信念,在奥运殿堂迎来光辉时刻。其实,在上海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样为青春不停奋斗的身影,就在我们身边。这座城的精神谱系又一次被擦亮,一路向阳,充满活力。
特派记者 厉苒苒 金雷(本报东京今日电)
奥运特刊《瀛奥运》详见第11-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