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亚太途中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18架舰载机中有10架是美军的
当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的飞机降落在天津时,中国周边海域乃至整个西太平洋上都没有一艘美国航空母舰。但同一天,在海上磕磕碰碰两个多月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英美特殊关系,可见一斑。
让英国填补自己实力不济留下的空缺,再把英国推向反华一线,无疑是美国的如意算盘。可是,尽管口号喊得响,但对于自己的斤两,英国比美国更清楚。
军舰分散行动
26日,英方证实航母编队已进入南海。“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包括45型驱逐舰和补给舰各2艘、攻击核潜艇和护卫舰各1艘,再加上“搭伙”前来的美国、荷兰军舰各1艘。
舰队2个月前启航时,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夸下海口,称英国的旗帜将在全球“高高飘扬”,并若有所指地“重申了解决当前和未来安全挑战的承诺”。
今年3月,英国政府公布了冷战结束以来最重要的外交文件,将俄罗斯列为“主要威胁”的同时,将中国称为“系统性的挑战”。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英国国内对华“鹰派”对此颇为失望。因此,当英国航母编队启程前往亚太时,这些人和华盛顿都十分兴奋。
虽然英国政府此前对于此次花费不菲的远航颇为高调,但真到了南海,昔日纵横四海的英国海军先“怂了”——没有美国期待的“勇往直前”,只有对东盟诸国的“友好访问”。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进入南海后,马上分散行动。“卫士”号驱逐舰去文莱访问,“里士满”号护卫舰则与泰国海军举行联合演习,“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将与剩余舰艇与马来西亚海军举行联合演习,之后访问新加坡……这些行程结束以后,英国航母编队才会经南海前往日本。
美方放话裹挟
在“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进入南海前夕,美国防务智库和军事媒体竞相关注和报道这一事件,并在对英国海军一顿大肆吹捧后,出了一个坏透了的主意——闯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领海范围内。
近年来,美国已撕下在南海问题上貌似中立的虚伪面具,赤裸裸地挑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并亲自上阵,屡屡派军舰擅闯中国南沙岛礁12海里和西沙领海,不断升级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
但让美国尴尬不已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盟国敢陪它这么做——不管是身为反华“急先锋”的澳大利亚,还是习惯背地里使坏的日本,遑论东南亚等中国近邻和法德等欧洲国家。
英国航母编队的到来,让美国看到了机会。《华盛顿观察家报》网站在一篇题为《特殊关系在南海的12海里大考验》的评论中放话,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是否真的“特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问题,即英国是否敢派军舰进入中国领海12海里范围内。
这已不是挑动,简直是裹挟。对于在应对俄罗斯、升级核武库、提振经济等问题上亟需美国的英国来说,美国“鹰派”的这些言论无异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英国自有打算
但英国有自己的算盘。
英国可以派航母编队前来亚太,毕竟这里是世界经济的未来,“日不落帝国”昔日的骄傲也不能轻易放弃。
英国也可以在日本永久部署两艘军舰,毕竟这只是两艘巡逻舰,火力弱,排水量小,既能讨好美国,也不显得打肿脸充胖子。
更重要的是,英国十分清楚,既不能、也不愿自陷与中国的正面冲突,尤其是在中国家门口。英国首相约翰逊的话说得很明白,自己不希望反华情绪赶走每一笔中国投资。
何况,中国敢于在舍曼的飞机降落前对美国实施反制裁,更敢于当面对美划下三条底线,再加上严阵以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国再傲慢也不至于头脑发热。对于美国人的期待,据《泰晤士报》20日的报道,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虽然嘴硬地声称不会被“吓出国际水域”,但坚决拒绝透露舰队是否会闯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领海。
本报记者 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