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雷
昨天的奥运赛场,最动容的一幕发生在男子跳高决赛。意大利的坦贝里与卡塔尔的巴希姆均越过2.37米的高度,他们所用的次数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裁判员将两名选手叫到一起,跟他们解释,金牌由两人共享。听到这个消息后,两位名将没有任何遗憾,坦贝里更是激动地跳到巴希姆身上,紧紧拥抱了这位从自己手里抢走半块金牌的对手。
这样的场景,生动地诠释了奥林匹克“更团结”的精神内涵。赛场上,运动员是对手,但更是同行者。坦贝里和巴希姆,他们的每一次努力,不都是为了追逐自己心中的奥运梦吗?若没有对手的激励,他们当中任何一位,都不可能在这路征程中,走得更远。
羽毛球单打八分之一决赛,虽然球赢了,但何冰娇在比赛中难过地哭了。她流泪,不是为自己取胜,而是为对手张蓓雯。后者在一次救球时倒地,跟腱受伤,被轮椅直接推出场外。何冰娇赛后说:如果可以的话,自己希望与对手好好拼完这场球,并希望她伤得不要太严重。
只有运动员清楚,能站上奥运会的赛场,到底付出了什么,又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这也是为什么,当美国体操女选手拜尔斯因为心理问题退出奥运会后,得到体育界如此广泛的支持。奥运会将所有人联结在一起,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盛会,是因为从诞生之日起,推崇的就是卓越、友谊、尊重和团结,消除任何思想、等级、民族和种族的界限。在这里,没有一个人是孤独的,也没有一个人是失败的。坦贝里抱住对手的这一跃,才是最成功的一跃,被奥林匹克铭记的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