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梧桐树下聊聊青少年“家”事 机器人巧煮面  鲜浇头自助领 300社区“气象员”为居民办实事 牛!参与20部法规草案立法征询
第8版:都市小区 2021-08-02

300社区“气象员”为居民办实事

深入了解社情民意 纺大社区打造“十民景观”美观又实用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纺大居民区坐落于长宁区天山路街道,迎着小区正门的道路名为“紫藤花下的约定”,每到花开季节,空气中都会弥漫着紫藤花的清香。纺大居民区既有岁月积淀下来的纯朴气息,又有刚修建完成的民绘墙、民初心、民忆馆等“纺大十民景观”,体现社区治理工作的不断创新。

居民有意见找他们

纺大居民区的“社情民意气象站”成立于2001年,主要负责民意的收集与社区居民相关问题的解决,努力实现社区事务自主解决。“气象站”成员主要为居委干部、党员骨干和社区志愿者,目前,“气象站”已有约300名“气象员”,共同推进社区治理的民主化与治理效率的提升。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治理的相关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反映的意见也更多集中于如何推动社区建设水平的提高。“作为‘气象站’成员,要有热情,积极主动地和居民沟通。”纺大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婕妤告诉记者,为更深入地了解居民需求,解决居民遇到的问题,“社情民意气象站”转变工作方式,由居民来反映问题转变为主动为居民办实事。“气象员”身着统一的服装,在社区中走访,主动与居民沟通,收集居民的想法和意见。

微型民忆馆很实用

依托“社情民意气象站”这一党建品牌,纺大居民区打造出了“纺大十民景观”,即民绘墙、民初心、民忆馆、民治圃、民健苑、民法苑、民议楼、民乐角、民爱点、民意站,进一步推动社区服务功能和宜居品质,给居民更多获得感。以民忆馆为例,是纺大居委会在广泛征集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社区改造注重实用的总体思路,对原有的居民休息室进行改造,所建成的既美观又实用的微型博物馆。民忆馆旨在通过展览的形式宣传社区文化,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同时也会根据社会发展态势对一些社会性的事件进行展览。第一期展览的主题是口罩,即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通过展览口罩的历史、作用以及疫情的现状鼓励人们自觉佩戴口罩。为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第二期展览主要对党的历史和相关先烈的生平经历等进行介绍。

在完善社区治理过程中,居委会挖掘邻近资源,积极与附近的校区、商区、街区、社区进行合作,形成了以居民区党总支为中心,“四区”联动的治理体系,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如园区中的公益性平台会为居民开展插花艺术、咖啡品鉴等活动;在建设“十五分钟生活圈”时,附近东华大学、泸定中学等也会开放校园内健身设施、食堂等供居民使用,实现了资源集聚。

目前,纺大居民区的“十民景观”建设和社区改造工作基本完成。社区居委未来将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推进社区治理的更新与完善,从而推动社区宜居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本报记者 屠瑜 实习生 李梦迪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