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3日 星期日
复刻老版本激发新感动 目光中有不舍更有坚定 注重游戏内涵  探索发展方向
第14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1-08-02

注重游戏内涵 探索发展方向

首届中国游戏原创大赛聚焦“小而美”

观众在ChinaJoy现场首届中国游戏原创大赛展台前体验游戏 记者 李铭珅 摄

科普航天知识、助力脱贫攻坚、传承民族文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游戏能做到的,越来越超乎人们想象。昨天下午,首届中国游戏原创大赛颁奖典礼在沪举行。15款玩法新颖、立意深刻的游戏新作分获9项大奖。此外,大赛还评选出4个优秀创新团队与4个优秀创新个人。

首届中国游戏原创大赛是从连续举办两届的中国原创艺术类精品游戏大赛升级而来的,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指导,去年落户上海的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主办,易玩(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TapTap)承办。大赛共征集到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267款参赛作品。

拿下“最佳创新游戏大奖”的《戴森球计划》还原了许多宇宙中星系及星球的真实特性,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能自然而然地收获航天知识。腾讯游戏追梦计划选送的《普通话小镇》获得“最佳创新社会价值功能奖”,腾讯游戏社会价值探索中心高级运营产品经理蔡伟明说:“我们了解到,一些人因为不会普通话而无法走出大山。我们上线这款游戏,帮他们学习普通话,也是为助力脱贫出一份力。”获奖作品《万国觉醒》《画境长恨歌》《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等也纷纷化身文化交流的桥梁,向海外玩家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中,获得“最佳创新出海奖”的《万国觉醒》海外用户达到8700万。

TapTap副总裁邵珅总结比赛的评判标准:“我们看重游戏的社会效益、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游戏可以传播民族文化,参与科普,甚至用于科研、医学等领域,这是全球游戏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游戏行业内现有的其他奖项相比,此次大赛更聚焦于一些尚未被大众所熟知的、小而美的作品,探索游戏创作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此大赛不仅将目光放在游戏企业和工作室,更向高校、个人创作者敞开大门。大赛征集到的267款参赛作品中,123款作品是“从校园中走出”,分别来自45所不同高校。

凭借作品《看见飘扬的斗篷了吗》获得“最佳创新美术奖”和“最佳创新个人奖”的创作者太小白介绍说,这部作品是以他自己的经历为原型,讲述一段童年回忆:“随着技术的进步,游戏已不再只是娱乐的工具,更是一种表达创作者思想的艺术语言。游戏创作不再只是大公司才能进行的项目,个人或小团队也能在游戏领域展现自己的创造力。”

本报记者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