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消暑 蜻蜓(中国画) “夏,中国之人” 你一次取用几张擦手纸? 大河之上 在低碳研究里前行的张振东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第19版:夜光杯 2021-08-05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刘蔚

说心里话,东京奥运会开幕前,我对它能否顺利举行比较悲观。本来已延期一年,但全球疫情不见好转,反而日趋严峻,日本新增的感染人数不断上升,印象中,日本政府已多次发布疫情紧急事态宣言;面对如此糟糕的形势,民调也显示反对奥运会举办的日本民众比率超过了50%。因此,我一度认为东京奥运会很难进行。

然而,东京奥运会还是在世人质疑的目光中拉开了序幕。戴着口罩入场、空场比赛,加上必须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注定了这就是一届极不平常、非常特殊的奥运会。不过,随着各项赛事的展开,我发现,奥运会开始散发出它独有的魅力,自己又被它吸引住了。我开始关注起一些赛事,尤其是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比赛。有那么些时刻深深感动了我。

印象较深的有,7月30日汪顺赢得男子200米混合泳金牌的那场比赛。平心而论,汪顺虽然以预赛第一的成绩进入决赛,有一定优势,但并无绝对的实力和把握。决赛时的最后50米自由泳,汪顺发挥自己的优势,全力加速,终于反超对手,抢先触壁。获胜后的汪顺在泳池中大吼一声,然后摘下泳镜,跳坐水线,高举右手振臂一呼,接着紧握双拳纵情长啸。这一瞬间,他的眼角一扬,坚毅动人,那是一个体育健儿在长期的隐忍、坚持和付出后终于获得回报的释怀和宣泄,体现出强烈的求胜心,放射出了永不放弃、勇敢进取的光芒。

汪顺配得上这枚沉甸甸的奥运会金牌。在孙杨被禁赛、外媒嘲笑和看衰中国游泳的至暗时刻,这位三战奥运会的27岁老将挺身而出,勇夺冠军,显示了一名优秀运动员的能力和担当。夺冠后,汪顺高大健美的身材、阳光般的笑容,一时圈粉无数。有网友将他的形象与网上流传的某自称“高质量男性”搔首弄姿、油头粉面的照片作了对比,宣称:“奥运健儿汪顺,总算是给我洗了洗眼睛。”没错,一个蓬勃向上的社会,男性理应以阳刚雄健为荣。

俗语道:成者王侯败者寇。但奥运会颠覆了这种偏见。德国乒坛名将奥恰洛夫在男单半决赛中,与马龙大战七个回合,以两分惜败,但他顽强坚韧、永不言败的作风却赢得了无数中国球迷的赞扬和敬意。在铜牌争夺战中,奥恰洛夫三度落后,又顽强地扳成3比3平;决胜局中,他挽救四个赛点,绝地反击,最终拿下了一枚宝贵的铜牌。这场扣人心弦的大战中,摄像镜头多次出现奥恰洛夫的面部特写,他那专注、坚韧和坚毅的神态,像极了一位不屈不饶、勇往无前的战士!胜利后奥恰洛夫抱住教练热泪横流的一幕,也令人为之动容。

孙一文与罗马尼亚选手争夺女子重剑金牌的那晚,两人打得难解难分,跌宕起伏,高潮迭起,一路战到10比10,直至决一剑。当孙一文果断出手,一剑封喉,解说员欢呼孙一文赢得了女子个人重剑金牌时,我惊喜地意识到中国队又获得了一项奥运冠军。那一刻,孙一文获胜后脱下头盔绽放美丽笑容与法国外教扛起她飞奔庆祝的画面迅速霸屏,蹿红网络。央视解说员用诗意浪漫的口吻赞美她“一剑光寒定九州”,获得点赞无数。是的,孙一文就像一个英姿飒爽的侠女和剑客,持剑纵横,名震华夏。而赛后她接受采访,谈及父亲病重住院,她担心回去后见不到他,非常纠结,但又必须去履行自己的使命时,不禁潸然泪下,令人非常感动,也让我想起了老杜的两句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孙一文是深爱父亲的女儿,也是为国出征的健儿,在亲情与使命之间,我们看见了她的爱心,也感受到了她的家国情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