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是总部设在上海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已成长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旗舰企业。2021年,中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委员会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基层党组织从客户服务入手,着力解决客户反映较为集中的疑难杂症问题,想方设法为群众解难题,切实把好事办实。
上门办理业务
合规温暖两不误
浦发银行上海长宁支行通过党员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高效沟通协作,成功为一家住嘉定的残障人士张先生上门办理企业年金申领业务,既免去家属来回奔波之苦,也做到了合规办理与温暖服务两不误。
张先生起初是委托其家属至浦发长宁支行营业部办理企业年金领取业务。按业务操作规则,代办人应提供张先生的授权委托书,但张先生因身体残疾无法签署委托授权书。浦发银行的党员同志本着严控风险和专业负责的职业精神,考虑到仅凭代办人现有材料及一席话就办理业务有潜在风险,随即反馈给运作该企业年金的保险公司,并结合支行运营延伸服务政策,最终制定了上门核实方案。浦发银行两位工作人员前往嘉定张先生的住所,通过社区民警核实其身份信息及肢体残疾的真实情况。考虑到特殊人士在填写申请上的实际困难,采取了由家属填写预受理单、张先生按指纹确认的方式完成了业务办理,全程通过照相及视频留证。
浦发银行心系群众的良好做法得到了客户及其家人、年金管理保险公司与社区民警的高度认可,纷纷夸赞这种尽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做法。
筑牢防骗防线
守住客户钱袋子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又屡屡出新招,其中就包括利用虚假App“发放”贷款,借款人借钱不成反被骗钱。浦发银行各网点坚持服务每一位客户,筑牢防范网络电信诈骗防线,守住客户钱袋子。
今年,浦发银行静安支行营业部就曾与民警合力,劝说并阻截一起电信网络诈骗,避免了客户5万元资金损失。
事发当天,市民徐先生神色慌张地来到该网点要求开立银行卡并申请5万元消费贷款。工作人员了解到,徐先生正在为开店筹措资金,无意中下载了一款贷款App,他按操作提示填写了个人信息,当场获批了20万元贷款,但放款前却被告知需先缴纳5万元保证金,对方还提示徐先生,凑不足钱可以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
听了徐先生的介绍,工作人员初步判断这是电信网络诈骗,网点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徐先生指出几个疑点。民警赶到充分了解情况后,当即断定这是一起电信网络诈骗。
恰在此时,对方打来催款电话,民警接听了电话亮明了身份,对方一听是警察随即挂断了电话,徐先生终于意识到自己险些上当了,对浦发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据悉,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各级党组织确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共计84项,聚焦群众关注重点,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党员带头,员工靠拢,形成人人可为群众办实事的浓厚氛围。在分行层面,确立了包括“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确保资产负债稳步增长”“重大民生工程支持”“普惠小微及民营企业融资支持”等社会责任与经营目标并重的实事项目。
本报记者 杨硕